德川家康2·崛起三河(81)

2025-10-09 评论

    元康挺枪骑在马背上,歪头思索,“舅父应该不会故意为难我们,但是……”究竟是击败他们后继续前进,还是绕道而行,以避免伤亡?
    就在此时,漆黑的大地渐渐明亮起来。月亮升起来了,天空中黑云翻涌。
    酒井雅乐助来到元康身边,道:“怎么办?依我看,击退他们,方是上策。”
    “等等。”元康制止道。这时,右边河堤上传来敌人威吓的声音。空中的乌云飞快飘移,月亮不久就会钻出云缝。对于熟悉此处地形的敌方,黑暗比较有利;而对于松平人来说,明亮的光线才是救星。
    “雅乐助,撤退!”
    “撤?”迸射出火花般质疑声的,是站在马前的平八郎,“忠胜不撤!”
    元康催马靠近雅乐助,“住口!依我看,对方是野武士,而且蒙受舅父恩惠,若眼睁睁放我们过去,将无法对织田氏交代,我认为,他们此行必经深思熟虑。”
    “不错。”
    “他们只是吆喝,并未追杀过来。向左撤!”
    众人仍是不甚明了。
    “只要向上游撤退,就可以随时渡河。但若向下游去,绪川涨潮,我方随时可能被敌人前后夹击。”
    “对!”雅乐助一边叫喊,一边欲拍马离去,却又顿住,低声唤过七之助、彦右卫门元忠这些年轻的武士,让他们在元康身边围成了一个保护圈。
    元康对乎八郎道:“锅之助,过来!”
    “主公,要撤退吗?”
    “是为了下一次战斗。下次战斗中,你们必须竭尽全力,直到武刀断裂。”
    “既如此,那就绕远路,走!”平八郎将武刀收进刀鞘,随元康的马向前奔去。
    “跟上!”植村新六郎举起了武刀。那武刀熠熠生光,让人想起山谷中溪涧的光影。
    信长认为元康会在梅雨季节之前进攻大高城,元康却故意拖到梅雨季节后;进入大高城后迅速撤兵,眼看将有一战,元康却漂亮地摆脱了伏兵。事事皆出敌人意料之外,且不损一兵一卒,这些将才已非常人能及。
    队伍从小石原向上游前进。后卫指挥石川彦五郎家成已经得到消息,他将后卫部队巧妙地散置在平地,预防伏兵的攻击。
    不久,月亮从云彩缝隙之中露出脸来。
    前田又左卫门利家听到人喊马嘶,一脚踢开了被褥。他根本没有想到松平人会迅速返回,如松平人已撤回冈崎城,那么即使带於大前去刈谷城,也没有任何意义了。鉴于此,他特意令轿夫加快速度,迅速到达东浦,然后拜托当地豪杰仙田总兵卫安排住宿。仙田总兵卫和利家的父亲交情颇深。
    “明日一早去乾坤院。”他让於大和阿松先去休息,自己进了另一个房间。他取下刀架上的武刀,猛地推开窗户。天空的乌云不知何时已散尽,透过榛树枝叶的缝隙,可以看到境川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利家悄悄穿上木屐,来到外面。悬在半空的弦月将他的身影清晰地投在地上,河边上移动的人马身影如墨画般鲜明。不需怀疑了,元康显然放弃了和鹈殿长照一起据城抵抗织田军的愚蠢策略,选择了将粮草运入大高城后迅速撤离的方案。“干得真漂亮!”利家自言自语,迅速返回房中。
    於大定然十分想见元康吧。想到这里,利家毫不犹豫地走迸了於大的房间。“夫人,醒醒。”
    於大好像已经醒了。“什么事?”她立刻起身,和衣坐起。
    “快到外边去。”於大已经明白利家的意图。她默默地站起来,装束停当后,跟在利家身后走了出去。阿松还沉浸在美梦中。
    利家催促着於大:“在下跟在您身边,请放心……快点!”
    於大一边点头,一边紧紧跟着利家往前走。一面是七尺高的石墙,三面是土墙。当走过了北面的墙,眼界顿时开阔起来。
    利家向於大指点河边移动的黑影,猜测元康的队伍所处的位置。走在最前面的是两匹马,接下来是一队步兵,然后有一队七八人的骑兵。
    此时,前锋突然停止了前进。显然他们是看出伏兵不再追击,便准备停下来整顿队伍,但利家却并不了解个中情由。他想走到元康身边,让分别十余年的母子见面,同时向元康转达信长的好意。这不过是一种策略。但不知从何时起,他已经同情起身后不幸的母亲来,忍不住想流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