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之谜(10)

2025-10-09 评论

    瓶、壶之类是以绿、褐、白三色相间涂饰的,都具有独自的格凋。进入麻也子眼帘的陶盘上的绿、褐、白三色,界线朦胧,相互融合。这真是梦幻一样的色彩啊!她长时间不愿把目光从陶盘上移开。假如去掉展品上面的卡片,麻也子立刻会认为这是一种现代色彩,决难想象它是千百年前的制品。
    “妙哉!”麻也子失口赞叹。
    她毫不怀疑唐三彩的艺术价值或美术价值。通过自己的亲眼观察,只要发观一个中意的就心满意足了。
    麻也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陶盘,完全陶醉了。
    过了一会儿,她从原来站立的位置退后两米,重新观看庸三彩。
    麻也子想,自已这样恋恋不舍,或许出自女性的痴情。
    有一只彩壶,卡片注明是“横川珍贵文物”。一眼望过去,便觉得华丽非凡。
    壶上有两条作饮水状的龙。龙头伸向陶壶口,恰好构成把手。壶体中央是由圆形图案构成的。那是一些巧妙绘制的花朵。双龙也好,图案也好,都具有惊人的细腻精巧。砂原麻也子看看手表,已是下午三点多钟,该回去了。她不是为欣赏参观而来博物馆,是到御徒町办事时,顺便来看看。
    进馆后,她径自穿过埃及美术室、亚洲美术室和中国绘画书法展室,直奔唐代展室。出馆下楼梯时,她愉快地想;进来看看多好哇。只看到那只陶盘。就算接触到朦朦胧胧的中国古代美了。怎样才能把这种感受写信告诉给菅原哲夫呢!砂原麻也子住在世田谷区的东松原。回到家时,己是下午五点多钟。这一带街道住宅都被整齐的树丛篱笆环绕着。
    麻也子对这处住宅还没有产生“家”的情感。虽说从九州的福冈来此地己两年,但她对环境仍很陌生。
    这所房子,是她父亲三年前跻身于东京实业界时买下的。有十几个大房间,是战前建的,己经陈旧了。这里住着麻也子、父亲和厨娘定子三人。“我回来了。”麻也子边招呼边进屋。
    “啊,您回来啦!”
    厨娘迎出来。她年过六十,忠实地料理着家务活。是极好的帮手。
    “爸爸今晚在家吃吗?”麻也子问。
    “不啦,说是今天也要很晚”
    “是吗?那就把它放进冰箱吧。这是爸爸喜欢的佐酒菜”海参肠“。”麻也子把买的东西交给定子。
    父亲勇造近来归家很晚。也很少在家吃饭。回来时,经常露出疲乏的样子。
    “兴许是公司方面不顺利吧?”麻也子这样想。父亲显得很烦躁。
    他身为经理的砂原产业是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在福冈地方企业中颇有名望。为了打入东京,当麻也子还在西日本女大二年级时,他已把总公司迁来这里。
    父亲在事业上自信心很强,雄心勃勃。
    麻也子曾听说:父亲来东京头一、二年还算顺利,他的事业处于竞争的旋涡中心,近来却遭受很大挫折。
    麻也子觉察到;父亲的衰老,与一年前母亲去世很有关系。失去患难与共的妻子后,他便很快苍老了。
    在帮父亲换衣时,麻电子看到性格刚强的父亲的脖颈筋肉有些松弛,很是吃惊。父亲的脖颈出现乌斑,乌斑周围的皮肉明显地干瘪了。
    意志特别坚强的父亲,从不向女儿发牢骚,也不在家中透露公司的事情——这是他的习惯。
    回到自己房间的麻也子,忽然想看菅原哲夫的来信。
    这是一封至今已看过几遍的信。
    今天在国立博物馆东方馆看了唐三彩后,麻也电子感到自己的感情和身在福冈的菅原哲夫更加靠近。
    麻也子是个办事严谨的姑娘,收到哲夫来信都按收信日期保存着。
    麻也子靠在桌前,开始读信。
    2
    “从您去东京后,我心里很空虚。”
    这是菅原哲夫从福冈寄来的第一封信。信里只有这几个大字。
    麻也子忍不住微笑了。
    哲夫给母亲去世不久刚从福冈女大毕业就搬到东京来的麻也子寄的信,确是这样写的。字体特别大,别的话一概没写。从这点可以想象哲夫写信时的热情。这是麻也子最初读信的感觉。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泽英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