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之谜(51)

2025-10-09 评论

    然后,他慢慢地走到对面,把自己短小粗壮的身体挪进公用电话亭。
    他的神色有些紧张。
    3
    麻也子打算通过观光缓和自己的紧张情绪。哲夫也说父亲来香港一定有些原因。出去转转也好!观光只能了解表面现象,但熟悉一下本地也是需要的。
    观光客车在旺角一带驶过,这里是九龙最繁华的街区。
    车上的导游女郎向客人介绍了参观路线;穿过旺角,经难民街后转到荃湾工业地带,最后到达勒马州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交界的地带。
    麻也子听到导游女郎滔滔不绝的解说,脑海里出现了一种奇妙感觉。
    在女子大学东方史课程中讲述的十九世纪的世界状况,似乎又在这里再现。令人瞩目的是,香港,仍残留着殖民地伤痕,仍是英国直辖之地。连此刻观光客车行驶在其中的九龙,也是英国租借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相继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但在中国大陆的一角还残存着殖民地。这在麻也子看来,真是不可思议。
    旺角是充满生气的商业区,从车窗望去,到处可见堆积着的商品。然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地方,却是观光客车经过的难民街。那一带与世隔绝的状况令人瞠目而视。
    为收容难民而建的八层大厦鳞次栉比。令人奇怪的是所有窗户都没上玻璃。
    五、六个难民走过来请求施舍。
    如果掏钱向对方施舍,往往会被认为是在显示日本人的优越感,所以麻也子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感惰。
    “一家人住几个房间?”麻也子边看着路旁大厦边问导游女郎。
    女郎笑着回答:“几个房间!不过十平方米的面积住着七、八个人哪!”“啊!”麻也子吃惊了。
    “没有电梯,连喝水也要花钱去买。一加仑水要付港币五元、日元三百。”“生活在这儿的人,每月工资多少?”“这儿几乎都是体力劳动者。他们的平均月薪大约是港币三百元,折合日元一万八千。”麻也子想,这不是仅能维持动物生活最低水平吗?据说,香港难民阶层不下五十万人。
    这个事实使麻也子所受到的刺激之大,远比参观香港豪华夜景时更甚。“疍民的生活水平更低。在香港,约有六十万人口的水上人家,和他们相比……”女郎压低声音说,“香港总督的月薪是四百万日元!”不错,十九世纪殖民地的特点,仍在这里保留着。
    她又想:自己住在高级的香港旅馆之中,是和贫民阶层完全隔绝了。
    麻也子此时的感受,大概与昨天夜里哲夫重述父亲的话“对中国犯了个小小罪过”有关吧?战时,父亲在大陆和中国人打过交道,但麻也子却是生平头一次接触中国人。
    麻也子的感受由于紧接着出现的一件小事而加深了。
    一位面无表情的中国人递给麻也子一份传单,她心不在焉地把它拿到手中。那位中国人默默地向所有见到的日本人分发传单。
    麻也子在观光客车里打开那份传单。传单内容是本港中国人致日本人的控诉信。麻也子想:真有趣!随后,饶有兴致地读起来。
    标题是:“向日本各界人士致意”几个大字。这是一篇用日文写的控诉书,左侧用原色印了一张漂亮的日本发行的军票。
    信的开头:欢迎您来港观光,在您游览玩乐之余,请思考下列问题。“”一九四一年,贵国旧军队占领香港时,以酷刑逼迫市民用港币兑换贵国的军票,您知道这件事吗?“下面还写着:“至今在香港市民中还存留着三亿日元的军票不能兑现。”麻也子联想到昨晚和哲夫的谈话,父亲的反省曾使哲夫深深感动。三十年前积下的怨恨,在这份传单上清清楚楚地倾泻出来。
    正如父亲所说:“不管以何种理由,侵入他国领土,杀害他国人民,都是罪恶。”麻也子的目光再次回到传单上。
    这张传单仅仅把准以忘怀的战时恶行和无法抹煞的历史事实重加叙述而已。“军票的存在,令市民无法遗忘贵国旧军队的侵略和残暴。”“今天,贵国已成为富国。但二十余年前的旧债尚未偿还,能说是体面的吗?”控诉信以这样的话结束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泽英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