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3·长河落日(181)

2025-10-09 评论

    此时已有侧室拿起念珠开始念佛,也有人号啕大哭。秀忠对众人道:“哭亦无用。大御所最厌懦夫行为。”
    “准备与大御所道别吧。”医士话音刚落,松平胜隆便毕恭毕敬端着盛有“末期之水”的器皿来到秀忠跟前。
    家康其颜如佛,祥和安宁。他被病痛折磨了这么久,鼻梁却似比平日更是挺拔。所谓往生,当是这般模样。
    秀忠把托盘轻轻挪到茶阿局面前。眼睛通红的茶阿局惊看秀忠一眼。她原本以为下一个向家康辞行的应为尾张参议,所以,当秀忠把托盘递过来时,她才如此惊讶。秀忠微微摇头,把手里的棉棒递给她,若无别人在场,秀忠或许会小声跟她说:“替忠辉向父亲辞别吧。”当茶阿局用棉棒往家康嘴里滴水时,她终明白了秀忠的用意,心哀不已。
    “诸弟。”秀忠声音里增加了几分威严,“各自再在心中念一遍对父亲的誓言。”
    诸子辞行之后,托盘从本多正纯手中传到土井利胜手上。此时,英吉利皇上送给家康的时钟在隔壁房中当当响了起来。
    侍医道:“巳时,大御所往生了。”
    女人们哇地哭成一片。
    秀忠并无丝毫慌乱,单平静道:“下一人!”
    秀忠忍住就要涌出的泪水,当父亲还活着,让在场诸人一个一个向父亲辞行。他心中虽早有准备,仍是悲恸无比。父亲称人无生死,只是肉身去了,性命却依然息于生死之树。但,对于还未能大彻大悟的秀忠,这不过一个幻梦。父亲的身体逐渐变冷,嘴亦永远不会再张开,微闭的双眼,直令人觉得亡故便是万世之终。
    想到这里,秀忠觉得自己很是不孝,但这种想法更令他悲伤不已。他再也忍不住,稍稍离去。当他哭过,净完面出来,雨已经停了,一缕微弱的阳光透过云层映透大地。
    “紫藤花开了……”秀忠望着绽放的紫藤花,及逐渐变绿的院中树木草丛,喃喃道。这一切,都和以前并无两样。但父亲不再大笑,不再出声,他已去了。
    秀忠不得不强忍悲怅,他要指挥众人为父亲送行。
    道别毕,马上为遗骸净了身,放进备好的棺木中。人还有一丝温热。照佛教仪式,应先诵经超度,秀忠下令在佛阁举行佛事。女人们也追到了那里。大人还活着……她们自言自语说道,净身之时,那一丝温热给了她们无限安慰。
    入敛毕,秀忠将众人叫到大厅,“元和二年四月十七,巳时,太政大臣从一品源朝臣往生。嘱众位即作好灵柩迁座之备。”
    诸重臣早就知了如此安排,并不惊讶。唯女人们一听,无不大吃一惊。照例,灵柩至少应在城内停放两日两夜。家康公刚归天,尸骨未寒,将军便令将灵柩运到久能山,实令世人惊心。
    “真是不知礼仪啊!”
    “即便是寻常百姓,也不会如此。”
    但,将军秀忠却道,若非如此,便是违背大御所生前的吩咐,他说得异常冷静。
    傍晚,天又下起绵绵细雨。
    秀忠把自己意思均说成是父亲的“遗命”,诸事遂顺。即便他不这般说,也不会有人违抗命令,提出异议。大家来不及歇息,迅速转移灵柩。
    “尾张参议义直、远江中将赖宣、少将赖房不必亲自前往,各人派出家臣即可。”
    秀忠这般吩咐完毕,又暗中增派町奉行彦坂光正属下的二十骑士前往上总介忠辉暂居的临济寺,严加警戒,借机告知父亲已经归天。
    秀忠不让三个兄弟随行,理由颇为简单,表面上说他们年幼,怕他们因过度悲痛而伤身,实际上他是想令诸弟智勇双全的家臣随行护卫,以防万一。义直派了成濑隼人正正成,赖宣派了安藤带刀直次,赖房则令中山备前守信吉前往,诸人均备受家康公的厚爱和信赖。
    此次迁座自非正式葬仪,单是将灵柩送到久能山,等待葬礼之期。因此,祭主德川秀忠并不随行,单由土井大炊头利胜指挥。
    灵柩于酉时出城。
    天已黑,绵绵细雨中,可以看见星星点点的灯火。百姓已听说,纷纷跪伏路旁,恭送太政大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