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3·长河落日(3)

2025-10-09 评论

    这支大坂军的总大将自是大野治房,麾下聚集着道犬治胤、郡主马、冈部大学、塙团右卫门、淡轮六郎兵卫、御宿勘兵卫、米田监物等人,个个都是猛将。其中的御宿勘兵卫正友,关原合战时战败受斥,一怒之下弃甲而去,投了越前的忠直,因与主君不和,又愤然离开。现在他仍然扬言,战争胜利之后,要领封越前。大野道犬和郡主马原本就是丰臣家臣。余者不管冈部大学则纲还是米田监物,都是不好对付的角色。他们率领的两万大军,个个都是嗜血的浪人,到处烧杀抢掠,甚是不得民心。堺港的百姓对他们更是恨之入骨。指挥放火烧了堺港的乃治房之弟道犬,他后来被堺港百姓乱棍打死,此为后话。
    这样一支极端残暴的队伍,在二十八从堺港行进至岸和田贝冢附近。若对其正面迎击,浅野军根本不堪一击。
    总大将大野治房原想命塙团右卫门和冈部大学为先锋,一举击溃岸和田的小出吉英,把队伍推进至纪州。但小出吉英和前来增援的金森可重并肩为战,严守军令,紧闭城门,按兵不动。治房只好将道犬留下盯住岸和田城,自己率军从贝冢朝佐野进发。
    浅野军的先锋到达佐野似后,确认后续人马已陆续到达樫井、信达,则稍事休整,以与后续部队不差太远。
    先头部队的大将为浅野左卫门佐、浅野右近和龟田大隅三人。正当三人聚在一处准备用午饭时,尾崎一个叫九右卫门的百姓奔来,禀报大野治房已朝此杀来之信:“报告大人,大野主马亮治房率两万大军杀来,先头许已至贝冢。”
    在此之前,浅野军始终未摸清敌军动向。
    “大事不好!速派人前去探听虚实。”
    探事的不久便回报:“敌军确已至贝冢。”
    “多少人马?”
    “大野治房、塙直之、冈部则纲、御宿正友、米田监物等人合军一处,号称两万。”
    “两万?”浅野左卫门佐立道,“两万也好,三万也罢,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我们打他个落花流水。”
    战争往往靠一鼓作气,己方先锋不足两千,但既已来到这里,撤退反而会伤了士气。浅野左卫门佐正是出于这种想法,才说要一鼓作气将敌军击溃,但龟田大隅却严肃地提出反对。
    “敌军虽是乌合之众,但人数大占优势,士气又旺,只怕难以抵挡。大人也听到了,对方人数超过两万,从堺港到岸和田一路高歌猛进,烧杀而来。在这种情况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我军好不容易鼓舞起士气,要下令撤退吗?”
    “非怯阵,而是退至可一举击溃大军的地段,诱敌深入。”
    “哼!此举仍是害怕敌军。”
    “此言差矣。如可正面迎敌,我们也可正面出击。但佐野地形如此,不宜阻击。因此,必须迅速撤离到安松、长泷一带,待敌军气焰渐渐消退之后,再一举将其击溃,以进军大坂。这才是正确的用兵之道。”
    双方各执己见,无法抉择。于是,浅野右近介入调停,派人把双方的意见原原本本禀报了浅野长晟。长晟却担心领内乱事,对此颇为慎重。“不错,在佐野迎敌的确不占地利,让右近和大隅撤退到安松、长泷一带,左卫门佐撤退到樫井川,面向大河,在河沿布阵,等待敌军到来。”
    长晟既作出了这样的决定,大家便只有服从。浅野先锋放弃佐野,于傍晚撤退。他们刚到佐野时万里无云,撤遇时,天空却乌云漫卷,半夜则淅淅沥沥下起雨来。
    “这算什么?早知如此,当初就没必要那么汗流浃背赶路了。”
    “就是!半夜里冒雨撤军,真是败阵之迹。”
    “这说不定能让大御所他老人家高兴。他不是说,只知进而不知退,乃灾祸之源吗?”
    “你省省吧,是说只知胜而不知败。在战争中,若知道自己要失败,还打个屁仗!”
    雨夜撤军和重新布阵,一直持续到早晨。幸好黎明时雨歇了,但又立刻大雾弥漫。浅野右近退至长泷,龟田大隅退至安松,而一开始便对撤退极不满的浅野左卫门佐,退到了更后的樫井川岸边,各军却也迅速布好了阵。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