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7·南征北战(115)

2025-10-09 评论

    “哦,天海说什么?”
    “他说听到出兵朝鲜之事,为何不请大纳言马上折回京城呢?”
    “他是说马上去阻止关白?”
    “不!他说,为何不进京去道贺?”说到这里,佐渡悄悄抬起头。
    家康轻松地微笑了,他已想到了什么,道:“叫康政来。康政来了以后,你不要从旁多嘴。”
    正忙于修造内庭的神原康政走进庭院时,家康走出走廊,道:“式部,城内有神社吗?”
    康政答道:“有两个。”
    “好,我想去看看,带路吧。”家康催促着佐渡走出了庭院。
    康政避开四处乱飞的雉鸟和鹌鹑,钻过树丛,走到城西北的红叶山。他先带家康到供奉天神的小祠。
    “看来道灌喜诗歌,于是建了天神社。”说着,家康在接下来的那个小祠前面站住脚,“式部,真是不可思议啊。”
    “不可思议?”
    “这不是山王吗?真是奇缘啊。”本多佐渡想笑,又慌忙咬住了嘴唇。
    “其实我想,若本城没有神社,就从比睿山的坂本迎来山王,可是这里却有山王!这不是武运长久、家门兴旺的祥瑞征兆吗?就把这个当成德川家神吧。赶快准备建立社殿。”
    由于家康的热心,康政逐渐被他的话吸引,“果然是奇缘。”
    “当然。传说山王是十二生肖之一,要好生供奉啊。我出生那一年,正好是壬寅年。猴子是山王的神使啊。山王社已有祭祀,真是奇迹。如此一来,江户的繁华指日可待了。”
    “那么,在下早择吉日,举行祭祀。”
    “尽管办好。我必须赶赴京城。”
    一旁的本多佐渡守正信听着他们的谈话,逐渐不安起来——家康完全接受那个叫天海的怪僧的意见,既建立神社,又要进京。
    回到房里,佐渡再不能沉默了,“主公真要进京?”
    “当然。我反对出兵,关白已知。”
    “要照天海所说行事?”
    “佐渡,你为何这么介意天海?天海也好,市井小儿也罢,只要所言有理,就不用忧心。”
    “话虽如此,可现在进京,反而会招惹麻烦。”
    “哈哈。关白性情异于常人啊。”家康低声道,“若反对他,他反而会一意孤行,可若是赞成他,他便会信任于我。现在一定要得到他的信任,对将来才有好处。若不和关白手下的大名和睦相处,万一出征失败,大明国反攻过来,该当如何?那时念南无阿弥陀佛也没用了。”
    “看来大人愈来愈喜欢天海了。”
    “对,我认为他是神佛为我派来的。”
    “主公真像孩子一样天真老实。”
    “佐渡,天真老实有何不好?笔和纸……笔和纸……这么好的比方,若还不能明白,岂非太过狭隘?明日去巡视城下,在向岛附近放鹰,看看大家的士气后,我马上进京,便说因在途中听说关白决定出兵,遂又赶紧进京。既已决定,就要计划周全……关白定会快意。如和感情用事的关白起了冲突,就是天下的损失。我不能一人去净土啊。”
    本多佐渡无言。家康心潮澎湃,两眼闪闪发亮,双颊泛红。

    丰臣秀吉听人读完给天竺王回函的草稿,下令准备出兵后,便去了淀城。
    京城的暑热总是使秀吉不舒服,他情绪也很不安定。今春德川家康回江户的同时,奥州南部信直一族的九户政实在糠部城举起叛旗。秀吉只要一想到这个,便觉心中不快,于是派家康前去平乱。当然,只派家康不能让人放心,他又令外甥羽柴秀次、蒲生氏乡、伊达政宗、上杉景胜等随去讨伐。六月,伊达政宗攻下宫崎城,可是,由于政宗和蒲生氏乡之间依然存有芥蒂,秀吉也不敢疏忽大意。
    对马守宗义智曾特意去了一趟朝鲜,和朝鲜国王进行交涉,国王却回答:不能带领他们去大明。与朝鲜为友,借道进入大明国,与以朝鲜为敌长驱直人,其难易差别自如天渊。国内的人也都不赞成出兵,堺港人乃至侧近的石田三成,都有意阻止他。鉴于此情,秀吉不能不对宗义智的交涉产生疑问:那厮难不成只说些讨好朝鲜国王的话?宗家本来就和朝鲜有频繁的往来,对义智而言,朝鲜乃是重要的客商。他果真会把自己的话原原本本转达给朝鲜国王?秀吉愈想愈疑。而且,义智的岳丈乃是小西摄津守行长,行长在秀吉和堺港人面前各有一套,或许他除了看重交易的利益之外,还对自己取缔洋教反感呢……这些问题老在秀吉脑海里盘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