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4)

2025-10-09 评论

    这篇文章是这样的:
    “……本来,俗话说:‘眼睛也象嘴那样会说话’,‘女人不用嘴杀人而是用眼睛杀人’。对于人们来说,这就是‘视线(4)’的微妙之处。无论戏剧还是电影,甚至有‘眼技’之称,由此可见视线(4)的作用是多么受到重视。
    而且,在近代职业方面,只用眼看的工作正在不断扩大其领域。
    例如,电厂和原子能发电厂的仪表监视员就是如此。眼睛死盯着仪表,监视着有无异常情况,这就是一天的工作。尽管是无聊的工作,但要是稍微怠慢,就可能出重大事故,因而它又是紧张的工作.以致非常容易疲劳。所以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把这样的工作叫做‘不间断的工作’,就是待命期间也要付给工资。
    警察的巡逻工作也与此类似。要用眼睛查看周围是否有行动可疑的人;是否有预兆火警而冒烟的房子;甚至还要注意是否有随地小便的家伙。这全部都是‘视线(4)的业务’。
    从广义来说,现代的工作几乎都和‘视线(4)的业务’有关。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工作更是如此。看报纸、电视、电影等,所有这一切,离开‘视线(4)’就无法存在。
    举最浅近的例子吧:象旅馆,情人旅店的接客员,他一眼就能看出对方在想什么。这也可以说是‘视线(4)的业务’吧……”这篇文章的内容大致如此。
    “的确如此。”尾原十分佩服这种见解。
    然而,当他反复回味这篇短文中的“不用嘴杀人而是用眼睛杀人”这句话时,那种怀疑又重新出现了。
    “有川透那一刹那的视线(4),就真没有其他的意思吗?”
    不仅如此,他还有更深一层的怀疑:
    “有川透的视线(4)就真的没有借此杀人的意图吗?”
    尾原的记忆,急速地追溯着那起抢劫银行案件。

    案子是在九月三日下午三点十五分发生的。本街的T互助银行N分行下午三点就把正门的百叶门放下来了。
    但是,银行里还有两、三位顾客,也有三点以后进来的顾客。因为为了给急着存款的顾客提供方便,这些人是从后门进来的。任何银行都是这么实行商业政策的,这也是一种必要的权宜之计。
    犯人就打扮成这种顾客的模样,从后门溜进了银行。因为是单人犯,所以一进入银行就戴上了假面具。
    当行员们发现他的时候,犯人已经站在柜台前,端着枪正注视着他们呢。当他们看到假面具后面罪犯那杀气腾腾的眼神,一时都惊呆了。
    “举起手来!”
    犯人大声地喊着。
    行员们战战兢兢地举起了双手。
    “站起来!”
    犯人又喊了一声。
    柜台旁边的警备员也在犯人的手枪射程之内。犯人敏捷地把视线(4)转到了柜台里面,他是窥视那里的钞票有多少。
    不幸被他选中的是办理普通存款的有川透行员。不到三点的时候,本街的农业协会存的两千万元的钞票捆就堆放在有川的办公桌上。
    犯人蹭地一下窜到靠近有川座位前的柜台旁,把口袋一下扔了过去。这是条买东西用的布口袋。
    “把钱装这口袋里!”
    犯人这样命令有川。
    “快装!”
    犯人的枪口离有川的脸只有三十公分。
    惨案就在那一刹那发生了。
    突然,犯人横向跑了两米。
    “当——”
    枪声在银行里响了起来,一个银行员被打死了,他的手依然向前伸展着。这人是有川旁边座位上的高山惠一。从被打死的姿势来看,好象高山行员是伸手要按办公桌下面的警铃时被枪杀的。
    犯人并不是单纯的威吓。
    银行里立刻出现了血腥的静寂。
    “快点!”犯人又窜回到有川面前厉声催促着。这次摆在有川面前的不光是一支普通手枪的威胁,而是一支已经见血的凶器了。
    犯人夺过有川用颤抖的手装进钱捆的口袋,又从后门逃走了,其间连一分钟都不到。从进来到逃走也不到五分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石泽英太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