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空港杀人案(43)

2025-10-09 评论

    大竹专务聚精会神地听着,没有插话。他那两颗深褐色的眼眸,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花板,似乎在细细琢磨着吉村君的那番振振有词的演说。
    吉村君原打算深入展开,再说一些心里的疑问。考虑到有可能招来不必要的麻烦,便欲言又止。
    作为国家公务员,说话不应该过于主观和轻率。何况,对方是机型选择方面处于微妙立场的全日航首脑人物。倘若自己轻率发表意见,有可能加深企业内部之间的矛盾。再说,意欲想说的内容,确非同小可,决不可粗心大意,妄加猜测。
    大竹专务的手指,在桌上频频地画着数字模样的符号。吉村君内心究竟在思索什么?从大竹专务脸上的表情分析,似乎清楚又似乎不清楚。
    吉村君注意着大竹专务的手势。原来,他在写16X16X16X16X16。

    1
    机身打捞上来的同时,遗体也逐步找到。随着发现的尸体数量不断增加,栈桥上站着的遇难家属的数量在日益减少。尚未找到的遗体,已经屈指可数。随着要找的尸体越来越少,全日航公司一方开始冷淡起来,潜水员也显得疲倦不堪。有的潜水员,甚至根本不考虑遇难家属的悲伤心情,净说一些让人怒不可遏的话。
    “恐怕已经受海浪的冲击而飘到太平洋,被鲨鱼吃了!”
    潜水员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自飞机坠毁后,已过去几个月。其间,搜索船几乎天天出海,与冰凉的海水日以继夜地打交道。尤其是潜水员,更是精疲力竭。他们终日潜入深邃的海底,寻找尸体。
    他们贴身穿羊毛衫,外边围毛毯,尔后再套潜水服。即便这样,全身还是瑟瑟发抖,尤其伸在军用手套里的手指,冻得犹如红红的胡萝卜。
    他们中间,有患感冒的,有患神经痛的,还有患潜水病的。因打捞时间紧且任务重,无奈每天靠注射营养液和药液来支撑体力。稍休息后,再潜入海底。如此辛苦的工作,日薪充其量仅三千日元。像这样的日薪,坐在空调设备齐全的现代化办公室里的上班族,都能轻易得到。
    潜水员投入搜索的最初阶段,由于周围的气氛十分凝重,大家热火朝天,随着时间无休止地拉长,由于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致使人的疲劳难以解除,紧张情绪也渐渐淡化了。对于每天要支付一二千万日元巨额搜索费的全日航公司来说,也开始感到难以承受沉重的负担。尽管每天打捞上来的尸体日益减少,可搜索费依然照旧。又由于扩大搜索范围,费用相反还在增加。与此相反,收效甚微。
    站在栈桥上那些尚未找到遇难尸体的家属之间,一听说停止尸体打捞的传言,便纷纷议论开来。
    “我们的亲人还没有找到,打捞决不能就这样结束!必须找到最后一具尸体!”
    有几个扬言要大闹一番的遇难者家属,当亲属遗体被打捞上来后,便再也不在栈桥上出现了。
    唯还没有见到遗体的遇难者家属,组成“打捞到最后一具尸体联合会”。联合会宗旨:即便自己亲属的遗体找到,也必须留下坚持到最后。
    这项经过表决一致同意的宗旨,其实并没有什么约束力。他们也清楚,是因为不愿忍受孤独等待和煎熬而自发成立的。
    “如果安彦君是最后一具遗体,那怎么办?”
    由纪子仿佛已经预料到悲伤的结果。
    眼下,还有遇难旅客的尸体没有被打捞上来。因此,作为全日航公司,不得不继续打捞。如果最后一具尸体是该公司职员,公司也许会立即停止打捞!
    公司的其他职员,包括乘务员尸体都已打捞上来——
    亲爱的的丈夫,我衷心祈祷,你可不要成为最后一具尸体!
    一个月前,由纪子曾抱着侥幸的心理向大海祈祷,向上帝祈祷,别让小室安彦成为最后一具尸体。
    2
    随着尸体打捞工作接近尾声,遇难者家属与对全日航公司进入赔偿交涉阶段。
    全日航公司有关飞机的赔偿保险,与国内十几家保险公司签订了总金额大约三十亿日元的保险合同。再者,这些保险公司的大部分,又都向世界各国大型保险公司投保。因此,每一家保险公司承担的赔偿数额并不大。三十亿日无的保险金额,很快到达全日航公司的银行账户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森村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