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名罪犯(24)

2025-10-09 评论

    但是案子并没有结柬。吕卡警长负责继续调查。随着调查的进展,怪事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了。
    “福雷斯蒂埃,儒勒·雷蒙·克罗德,”弗罗日先生将数份报告看完后在自己的记录簿上简单扼要地做着概述,“出生在圣阿芒·蒙特龙,中学毕业会考前一年因在集体宿舍闹事被学校开除。
    “先在巴黎当职员,后被一位极其正统的伯爵看中,成为他的私人秘书。不知何故受冷落,被辞退后来到蒙特卡洛城和尼斯城任膳食主管。和菲力普结识并与其一起定居巴黎。二人以诈骗为生。”
    这样一个家伙所进行的诈骗绝非一般性的诈骗。福雷斯蒂埃后来被人称为“波旁王朝诈骗犯”。
    在他身上找到的和后来在布雷阿街发现的信件都说明他的诈骗术名目繁多,花样不断翻新。
    他给那些失去往日权势和风采的、已经到了髦墨之年的乡村贵族和绅士们写信,一会儿冒充波旁王朝的代言人,或受迫害的波旁王朝长系的维护者,一会儿自称为鼓动家,为失去的王朝再建丰功伟业筹集资金。
    他有时亲自出马上阵,骗取钱财。被他造访的人中有些对他表示不信任,更多的是象征性地给点钱,也有极少数人过于天真,完全掉入陷阱。
    吕卡在报告中指出:
    “福雷斯蒂埃坚信顺势疗法,经常去位于好消息广场的一家药店买药,最近几周几乎每天都去,药房按常规为他配制剂量很小的纯阿托品。”
    菲力普摘下围裙,披上一件外衣(这样使他更像男扮女装),嘴上带着茫然的微笑等待法官的提问。
    “在你们二人的组合中,您扮演什么角色?”
    “噢!我……”
    他回答时小心翼翼,样子十分顺从。
    “我做家务,是不是?有很多家务活儿要干!洗衣服、烫衣服,还有其他一切……”审问这号人物需要做出很大努力克制自己,否则真想给他一记耳光。
    “福雷斯蒂埃先生还要我写信。有时一封信要复写二百份……然后便是一封一封往上贴邮票……而他在家的时候很少,总在外边……他经常去外地……”“或者去戈蒙大酒店附近!”
    菲力普的脸抽动了几下。弗罗日先生像是没有察觉。
    “我不明白!”菲力普用他那种恼人的温和语气说,“这是一个谜……您看!这是一张来自吕孔的明信片,是在他死后两天收到的……上边有邮戳……是他的笔迹……这里还有一封,是今天收到的……您可以去问看门人和邮递员……”法官拿起两张明信片。菲力普没有说谎,邮戳是真的。
    如果上面的笔迹是模仿的话,那么这位模仿专家一定比菲力普更加小心谨慎、深思熟虚。
    “那三千法郎也是一个叫人费解的谜,”菲力普边摇头边继续说,“我们从来没有过那么多钱。您看这双袜子,我已经缝补了二十多次……我们的晚饭只以蔬菜和奶酪充饥……看门人和乳品商可以作证。我每天只有十法郎的伙食费……而福雷斯蒂埃还总需要买药吃……”“他生病了?”
    “他有时感到气闷,喘不过气来。不过我认为他是因为医书读得太多了。他服用很多毒品。”
    “是阿托品?”
    “我从来没有从他口中听说过这个词。他那个方盒子盛的是洋地黄绀,这我知道。他感到胸闷时就吃这种药。”
    “他去了外地之后您也总收到明信片吗?”
    “差不多每天都收到。”
    “他是不是经常去吕孔?”
    “每个月或每两个月去一次。他在那里有‘客户’……”菲力普对自己使用“客户”二字报以歉意的微笑。
    “收信人写的是我,对不对?……”
    “他有没有情妇?”
    “噢!法官先生……”
    弗罗日先生不由自主地扭过头去,他感到憋闷,实在想看看外边,感受一下阳光的温暖。
    “您在少管所的时候曾因精神幼稚症接受过治疗,后来又以同样的原因接受管教和改造,我说得不错吧?……”“我得过意识丧失症……现在有时还犯,只不过不像从前那么频繁……犯病的时候开始迷迷糊糊,然后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弗罗日先生的目光本能地回避着菲力普那双泛红的嘴唇露出的微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治·西姆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