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人(6)

2025-10-09 评论

  “能否请人帮我们弄份晚饭?”一个警察问道。
  “我会请护士额外订的。你们是两个人吃饭,还是只有一个人吃?”
  “一个人吃。我们八小时换一次班。”
  莫里斯说:“我会告诉护士的。你们走进走出最好告诉她们一声,她们喜欢把楼上的人员搞得一清二楚。”
  警察点点头,随后出现了片刻的沉默。最后一个警察问:“他到底怎么啦?”
  “他患有特殊的脑损伤。这使他出现间歇的发作。”
  “我看到了挨他揍的那个家伙,”一个警察说道,“是个又高又壮的家伙,看上去像个卡车司机。谁也不会想到那个小个子——他朝本森的房间挥了挥手——“居然会这样厉害。”
  “他发作的时候很凶猛。”
  两个警察点点头,“他要接受什么手术?”
  “一种我们叫作第三阶段步骤的外科手术,”莫里斯答道。他不想再作进一步的解释。警察不会懂,而且他认为,即使他们懂,他们也不会相信。

  神经外科会诊是医院外科医生介绍和讨论各种疑难杂症的,通常安排在星期四上午九点召开。特别会诊会几乎没开过,医生聚到一起实在不容易。可是现在,半圆形的阶梯房间里坐得严严实实,一排排医生身穿白大褂,苍白的脸都朝下望着埃利斯。埃利斯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道:“你们许多人都知道,神经精神病研究室明天上午将为病人实施边缘节奏步骤——也就是我们说的第三阶段。”
  听众没有做声,也没有动静,珍妮特·罗斯站在阶梯房间门旁的角落里望着眼前的情景,纳闷他们的反应竟会如此冷淡。但这也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医院里的人都知道,神经精神病研究室一直在等待获得一个令人满意的第三阶段对象。
  “我要求你们,”埃利斯说,“在介绍病人的时候不要提问。他是个很敏感的人,心神不安。我们觉得带他进来之前你们有必要了解一下他的精神病背景。下面请今天到会的精神病专家罗斯医生给你们作个简要介绍。”埃利斯朝罗斯点头示意,罗斯走到房间中央。
  她抬头看看阶梯座位上的一排排脸,一时间感到无话可说。珍妮特·罗斯长相漂亮,瘦长的身材,深黄色的头发。她总觉得自己太瘦了,骨瘦如柴,常常希望自己能多几分柔柔的女人味。不过她知道她的长相很引人注目,在男人占统治地位的这个职业里泡了十年,三十岁的罗斯已经学会了利用这一优势。
  她把双手反靠在背后,吸了一口气,开始简要介绍起来。罗斯的介绍爽快扼要,言简意赅,正是适合大型会诊的理想发言。
  “哈罗德·富兰克林·本森,”她说,“今年三十四岁,是一位计算机专家,此人身体一直很好。两年前他在圣莫尼卡高速公路上出了车祸,事故后他失去知觉,具体昏迷时间不详,之后他被送进当地医院,接受了一整夜的观察,第二天康复出院。他在接下来的六个月里平安无事,之后开始出现他所谓的‘暂时性记忆丧失’。”
  听众默不作声,目光向下注视着她,静静地听她发言。
  “这种记忆丧失大约每月出现一次,持续时间为几分钟。记忆丧失的先兆常常是能闻到一种难闻的怪味。饮酒后记忆丧失频繁出现。病人曾请教过当地的内科医生,医生说他工作太辛苦,建议他减少酒量。本森照办了,可记忆丧失依然出现。
  “一年前——车祸发生的第二年——他发觉记忆丧失越来越频繁,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他常常在恢复知觉后发现自己在一个全然陌生的环境里。有几次,他身上留下了伤口,鼻青眼肿,衣服也撕破了,这表明他曾跟别人发生过殴打。然而,他根本不记得记忆丧失时发生了什么。”
  听众会意地点点头。他们明白她给他们讲述的一切。这种病显然是癫痫综合症,可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也有复杂的病例。
  “病人的朋友,”她继续说道,“曾告诉他说他的行为不正常,可他没把他们的忠告当作一回事。他逐渐失去了他原先和大多数朋友保持的联系。那时——也就是一年前——他还在工作中做出了他所谓的不朽发现。本森是位计算机专家,主攻人造生命或者叫机器智能。他说他在工作中发现机器在跟人类进行竞争,机器最终将主宰世界。”
  这时,听众中发出了阵阵低语声,罗斯的这段话引起了他们,尤其是精神病医生的兴趣。她能看见她那位年迈的教师曼依双手托着下巴坐在最高一排的座位上。曼依心里一清二楚。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