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商业区,沿着太田河畔的公路又走了一会,就来到了叫城下的村庄,这里是小山田的老家。到了这一带,周围的风景就呈现出山区的特点,据说背后的山林中出产杉树和柏树。
古代森町因铸造而出名。以前,小山田家是铸造师,但随着铸造业的衰退,他们只能靠耕作维持生活。现在他家里只有妈妈、哥哥、嫂子三个人。他哥哥的两个孩子分别去了东京和名古屋,在那里工作、生活。
小山田的哥哥五十二岁,在一个大型电机厂家的下属企业里工作,另外还帮妈妈及妻子耕种农田,最近由于工厂经营状况不佳而被暂时解雇。
他哥哥看到警察来访,皱起了眉头。
“关于诚吾,你们还想问些什么?”
好不容易将要忘却的不幸又要被重新提起,他显得很不开心。
依田提到了在岩国被害的鹤井明的事情。对于鹤井明这个名字,他哥哥好像没有什么印象,当依田进一步解释说此人是小山田在袋井工商学校的同学时,他哥哥才若有所悟,点点头。
“这个人和你弟弟一起乘电车去上学,关系相当不错,你们家里人不知道吗?”
“我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人,但我记得弟弟当时是有个好朋友,那人也的确住在袋井市。”
“对。那人就住在袋井市的村松。连你都还记得这么回事,说明他们俩关系很好喽。”
“大概是这样吧。但我们家太穷,没钱供诚吾上大学,他高中毕业后就去了东京,在一家商店里工作,因此他们高中毕业后是否还有联系就……”
的确,警方在调查过程中也没有在鹤井的交友关系中发现小山田的名字。还询问过小山田在东京的家人,得到的答案也是相同的。小山田是正经八百的商人,而鹤井明却是在从事法律边缘走钢丝似的见不得人的行当。高中毕业后,两人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因此不经常碰面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浅见三人一无所获,离开了小山田家。依田无精打采地问道:“怎么办?浅见君。”
“看来小山田只不过是鹤井明的同学而已,与本案好像没有什么联系。”
“我并不这么认为。”
说是这么说,但当依田问有何证据时,他也无从回答。
警车沿着来时的路,慢慢悠悠地朝南开着。
穿过森町的商业区,在一个道口停下等电车通过时
“哎?!”浅见意识到了什么,依田和细江奇怪地看着他。
“怎么了?”
“电车怎么越走越远了……”
“哎?……”
“是这么回事,刚才小山田的哥哥,还有鹤井明的哥哥不都说他们弟弟是坐电车上学吗?”
“是说了,那又怎么样?”
“如果坐这个电车,他们怎么去学校呢?”
“他们说的不是这个电车。”
山口警官在一旁解释起来。
“这个线路叫天龙浜名湖铁道,是从东海道线路上的挂川站出发,经过天龙二吴、三日站,开往新所原方向,是不经过袋井工商学校附近的。”
“哎?但他们刚才不是说坐电车吗?”
“那是老早以前的事了。以前从袋井到森町,有一条静冈铁路的秋叶电车线经过。”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条线路现在已经废除了,是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我出生前就废除了,将近有三十年了。”
“三十年……”
浅见马上就在脑子里计算开来。
“这么说,小山田他们恐怕是最后乘坐那趟电车的一代。”
浅见对乘电车上学有着淡淡的美好回忆。在同一所初中念书的女孩毕业后上了私立女子高中,与浅见所在的高中是同一个方向,所以他们在电车上总能碰到。初中时他们常无拘无束地戏耍,但上了高中后两人的关系变得远了,哪怕是视线交错一下,她都会显得很紧张。不久她像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一样消失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内田康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