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过?”葛兰反问道。
莫里斯把一张纸递给葛兰。这是一张支票的影印本,上面写着,地址:加利福尼亚州帕格·阿尔托市发拉隆路,寄自国际遗传技术公司,一九八四年三月。开给亚伦·葛兰的数额是一万两千美元。在支票的下角写着谘询服务/哥斯大黎加/鸟类超空间。
“哦,没错,”葛兰说道。“我记起来了。这件事简直不可思议,不过我还记得。这和小岛毫不相干。”
一九七九年,亚伦·葛兰第一次在蒙大拿发现一窝恐龙蛋,之后两年中他又找到了更多的恐龙蛋,但是直到一九八二年他才有时间和精力撰文公布他的发现。他在论文中写道,曾有一万只鸭嘴龙生活在这浩瀚的内海沿岸,他们在污泥中起共同的巢穴,抚育成群的幼龙。这篇论文使他一夕成名。他认为巨大的恐龙具有母性的本能,而且还画了逗人喜爱的幼龙用嘴破壳而出的模样,这一切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兴趣。人们纷纷要求和他见面,邀他演讲,请他写书,忙得他应接不暇。他对所有请求一概不予理会,只希望能继续进行挖掘工作。但是就在八○年代中期那些疯狂的日子里,国际遗传技术公司找到了他,请求他提供谘询服务。
“在此之前你听说过国际遗传技术公司吗?”莫里斯问道。
“没有。”
“他们是怎样与你接触的?”
“打电话。那是一个叫金拿罗或是吉尼诺的人,好像是这样。”
莫里斯点点头。“唐纳·金拿罗,”他说道。“他是国际遗传技术公司的法律顾问。”
“总之,他想了解恐龙的饮食习性。他说要给我一笔钱,请我替他写一篇论文。”葛兰喝完了啤酒,便把罐子放在地板上。“金拿罗对幼龙特别感兴趣,包括刚出生的雏龙和未成年龙。他问他们吃什么?我想他以为我会知道这些。”
“那么你知道吗?”
“不,我不清楚。我也跟他说了。我们找到了许多骨骼资料,不过对它的饮食不甚明了。但是金拿罗说,他知道我们并没有把所有的情况都公布出来,而他想知道我们所掌握的一切。他答应给一大笔钱,五万美元。”
莫里斯拿出一架录音机来,放在茶几上。“你不介意吧?”
“没关系,你录吧。”
“金拿罗是在一九八四年打电话给你的,当时情况如何?”
“哦,”葛兰说道。“你看到我们在这里的活动了。五万美金能维持整整两个夏季的挖掘工作。我告诉他,我会尽力去做的。”
“所以你答应替他写一篇论文。”
“是的。”
“关于未成年恐龙的饮食习性?”
“是的。”
“你见过金拿罗吗?”
“没有。只通过电话。”
“金拿罗有没有告诉你,他为什么需要这些讯息?”
“有的,”葛兰回答道。“他正在筹画建立一个儿童博物馆,希望能陈列幼年的恐龙。他说他聘请了好几位学术顾问,并报了他们的名字。其中有像我这样的古生物学家,有一名德克萨斯的数学家,名叫迈克尔·克莱顿,还有两名生态学家、一名系统分析家,阵容很强。”
莫里斯点点头,做着笔记。“那么你是同意进行谘询喽?”
“是的,我答应把我们的工作总结寄给他:我们对我们发现的那些鸭嘴龙习性的了解。”
“你们寄去了哪方面的讯息?”莫里斯问道。
“全都寄去:巢居习性、分布范围、饮食习惯、群居行为。所有的一切。”
“金拿罗的反应如何?”
“他不断打电话来。有时半夜还打来。恐龙吃不吃这个?恐龙吃不吃那个?展览是否应当包括这个?我怎么也不明白他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兴趣。我是说,恐龙当然很重要,但不至于重要到这种地步吧。它们已绝种六千五百万年了嘛。你会觉得,他完全可以等到清晨再打电话来的。”
“哦,”莫里斯说道,“五万美元?”
葛兰摇摇头。“我对金拿罗感到厌烦了,便不再提供任何讯息。我们以一万两千美元结束了关系。那肯定是在一九八五年六、七月左右。”
莫里斯做了记录。“那么国际遗传技术公司呢?和他们还有联系吗?”
“从一九八五年起就没有联系了。”
“哈蒙德基金会是什么时候开始资助你的?”
“我得想一下,”葛兰说道。“不过大约也是在那个时候。八○年代中期。”
“你认为哈蒙德只是个有钱的恐龙迷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