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起的太阳(53)

2025-10-09 评论

  确实,石仓的眼睛里似乎充满了泪水。康纳拿起纸箱,转过身,穿过房间朝我们走来。他把纸箱交给我说:“你保管一下。我去把石仓的话笔录下来。”
  “这么说,他坦白了?”
  “坦白什么?”
  “谋杀的事。”
  “见鬼,没有那回事,”康纳说道,“你怎么会想到那上头去的?”
  “呃,他在那儿打躬作揖……”
  “那只不过是赔罪,”康纳说道,“我不会把它当真的。”
  “他简直要哭了。”格雷厄姆说道。
  “因为他认为这样对他有好处。”
  “他没有坦白?”
  “没有。但他毕竟说他发现带子被动过了。这就意味着他在市长面前的那番表演是犯了个错误。现在我们可以指控他隐瞒证据。他的律师资格可能被取消。他的公司可能会名誉扫地。石仓现在是要倒大霉了,他自己心里也很清楚。”
  “所以他才表现得那么低声下气?”我问道。
  “是的。在日本,如果你出了纰漏,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当局那儿去,尽量表现出你是如何深感不安,多么痛心疾首,并保证今后决不再出这类事情。这当然只是一种形式,可是当局会以为你已经从中吸取了教训。这就是所谓赔罪。这是日本人求得法庭宽大处理的做法,而且被认为是求得宽大处理的最好办法。石仓正在这么做。”
  “你是说他在演戏?”格雷厄姆问道,目光变得很严厉。
  “既是也不是。这很难解释清楚。好了,看看录像带吧。石仓说他带来了一台放像机,因为录像带的制式很特殊,他怕用我们的机子放不出来。好了,看看吧?”
  我打开纸箱,看见里面有20盘小8毫米的磁带,像是盒式录像带。我还看见一个小盒子,那是一台放像机。此外还有一根可以插在电视机上的连接线。
  “好了,”我说道,“我们来看看吧。”
  第一盒录像带是从安装在敞开式办公室上方的那架摄像机上摄下的场景,这架机子俯视着46楼整个楼面。我们从黑白图像上看到的是忙忙碌碌的工作场面,与普通办公室的工作场面大同小异。我们用快速放完了那一段。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地板上形成明亮的光斑;光斑不断移动着,最后全部消失。随着阳光不断变弱,地板上的光线也变得暗淡了。办公桌上的台灯一盏一盏地亮起来。人们工作的节奏慢下来,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办公室,准备下班。我们发现办公室里的人少了之后,摄像机的运转也慢了,有一两个人从它下面走过,它才跟着动一下,其它时间它就不动了。我们终于明白,摄像机上一定带着自动聚焦、自动跟踪装置。如果在取景范围内动态的东西较多——比如几个人分别向不同方向运动,摄像机就不动;如果在取景范围内只有一个人,摄像机就会固定在一个人身上追随拍摄。
  “这种系统真神了。”格雷厄姆说道。
  “对于保安用摄像机来说,这种设计有一定道理,”我说出自己的见解,“这种摄像机对楼面上一群人的兴趣远不及对一个人的兴趣。”
  我们继续注视着屏幕。夜晚的照明灯光打开了。办公桌前已空无一人。这时录像上开始出现迅速的闪跳,几乎跟连续闪光差不多。
  “是带子出毛病了吗?”格雷厄姆怀疑地问道,“他们做了手脚?”
  “不知道。嘿,等一下。不是那么回事。你看看那只挂钟。”
  我们可以看见远处墙上挂着的钟,它的分针正从七点半向八点迅速匀速运动。
  “是时间在流逝。”我说道。
  “这是什么意思?是拍快照吗?”
  我点点头说:“大概是。当这个系统发现有一段时间没有人之后,就每隔10到20秒跳拍一格,直到……”
  “嘿,那是什么?”
  闪跳停止了。摄像机扫过空无一人的办公室,转向右边,但镜头里仍然看不见人,只看见一张张办公桌,偶尔看见一两盏灯亮着。
  “也许它们有个广角传感器,”我说道,“它似乎超出了图像自身的范围。否则就是受到人工的操纵。由警卫在某个地方进行控制,也许就在楼下那个值班室。”
  摄像机转到对准电梯门不动了。电梯门都在最右边的阴影里。我们的视线被那排门上方的天花板悬垂物挡住。
  “见鬼,那下面太暗。有人在哪儿吗?”
  “我看不清。”我答道。
  摄像机在不断地自动调节焦距。
  “这又是怎么回事?”格雷厄姆问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