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状态(恐惧之邦)(119)

2025-10-09 评论

  “西点可以追溯到1826年。”
  “好的。假如你们使用这期间的数据呢?”
  埃文斯这样建议是心中有数的,因为大家都知道,1850年左右以来世界变暖的趋势就已经开始了。从那时起,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在变暖,西点的气温会反映这一点的。
  詹尼弗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因为她突然显得非常犹豫,并且转过身去,翻着她那一大堆图表,同时眉头紧锁,好像找不到似的。
  “你找不到那张图,是吗?”埃文斯说。
  “不,不。请相信我,找得到。对了。就是这张。”然后,她把它抽了出来。
  埃文斯瞅了一眼,发现她对他打了埋伏。
  “正如你所料,这张图很有说服力,”她说,“最近一百七十四年里,西点的平均气温一直没什么变化。1826年是五十一华氏度,2000年还是五十一华氏度。”
  “可是,这只是一份记录,”埃文斯很快醒悟过来,说道,“许多记录中的一份而已。几百分之一。几千分之一。”
  “你是说其他记录表现出的是另外的趋势?”
  “我确信是这样的。特别是你使用的是1826年以来的整个记录。”
  “你是对的,”她说,“不同的记录确实显示出不一样的趋势。”
  埃文斯这才心满意足地坐回去。双手交叉,抱在胸前。
  “在一百七十八年里,纽约市的温度上升了五华氏度。”
  “阿尔巴尼在一百八十年里下降了零点五华氏度。”
  埃文斯耸了耸肩:“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地域差异。”
  “可是我想知道,”詹尼弗说,“这些地域差异与全球变暖的理论怎么能吻合呢?根据我们的理解,全球变暖是由所谓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的增加引起的,二氧化碳使得热量被限制在地球的大气层里,不让它进入太空。你是这样理解的吗?”
  “对。”埃文斯说,谢天谢地,不用自己给它下个定义。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詹尼弗说,“大气层本身变暖了,就像在温室里一样吗?”
  “是的。”
  “而且这些温室气体会影响整个星球。”
  “对。”
  “我知道二氧化碳——一种我们大家都担心的气体——在世界各地都在以同样的速度增加……”她抽出另一张图。
  “对……”
  “它对世界各地的影响也许是一样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全球变暖’的原因。”
  “正确……”
  “可是纽约离阿尔巴尼只有一百四十英里,开车只需三小时就能到达。两个城市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同的。然而一个地方变暖了许多,另外一个地方变冷了一点。难道这也算全球变暖的证据吗,”
  “天气是地方性的,”埃文斯说,“有些地方变暖,有些地方变冷。以后一直会这样。”
  “可是我们谈论的是气候而非天气。一段时间里的大气才称作气候。”
  “是的……”
  “如果两个地方都变暖了,我同意你的说法,因为只是变暖程度不同而已。然而这两个地方,一个变暖,一个变冷。正如我们所见,西点——位于这两个地点之间——气温仍然没变。”
  埃文斯说:“我认为全球变暖理论预言过一些地方会变冷。”
  “真的吗?为什么会是那样呢?”
  “我不知道,但是我在某个地方看到过。”
  “地球整个大气层变暖,会导致一些地方变拎吗?”
  “我是这样认为的。”
  “按照你现在的想法,你能理解这种说法吗?”
  “不太理解,”埃文斯说,“可是你知道气候是很复杂的。”
  “你指的是什么呢?”
  “我是说,嗯,气候很复杂。实际表现出来的情况往往与你想像的不一样。”
  “你说的一点不错,”詹尼弗说,”让我们再回到纽约和阿尔巴尼吧。事实上,这两个地方离得很近,可是它们的气温记录却大相径庭。陪审团会提出质疑。我们所测量的数据结果并不具有全球性。在最近的一百八十五年里,纽约已经变成了拥有八百万人口的大城市,而阿尔巴尼的人口减少了很多。你不会不承认这一点吧?”
  “当然。”埃文斯说。
  “我们知道城市热岛效应使得城市比周围乡村地区的温度要高些。”
  “是的……”
  “这种城市热岛效应是地方效应,应该与全球变暖没有关系吧。”
  “是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迈克尔·克莱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