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宁娜(112)

2025-10-09 评论

    “请允许我和您认识,”她带着庄严的微笑说。“我女儿迷恋上您了,”她说。“您也许还不认得我。我是……”
    “那是超出相互的感情了,公爵夫人,”瓦莲卡连忙回答。
    “昨天您对我们可怜的本国人真是做了好事!”公爵夫人说。
    瓦莲卡微微红了脸。
    “我记不得了;我觉得我并没有做什么,”她说。
    “可不是,您使那个列文避免了不愉快的后果。”
    “是这样,sacompagne②叫我,我就竭力使他安静下来;——
    ①法语:被保护者们。
    ②法语:他的女伴。
    他病得很重,对医生不满。我常照顾这种病人哩。”
    “是的,我听说您和您姑母——我想是您姑母吧——施塔尔夫人一道住在孟通①。认得她的bellesoeur呢。”——
    ①孟通是法国有名的疗养地。
    “不,她不是我的姑母。我叫她maman,但是我和她没有亲属关系;我是她抚养的,”瓦莲卡回答,又微微涨红了脸。
    这话说得那么朴实,她脸上的正直坦白的表情又是那么可爱,公爵夫人这才明白了基蒂为什么那样喜欢这个瓦莲卡。
    “哦,这个列文打算怎样呢?”公爵夫人问。
    “他快要走了,”瓦莲卡回答。
    正在这时,基蒂从矿泉走回来,看见母亲和她的不相识的朋友认识了而显出喜悦的神色。
    “哦,基蒂,你那么想认识m-lle……”
    “瓦莲卡,”瓦莲卡微笑着插嘴说,“大家都这样叫我。”
    基蒂快乐得涨红了脸,久久地、默默地紧握着她的新朋友的手,那手没有报以紧握,只是动也不动地放在她的手里。虽然那手没有报以紧握,但是瓦莲卡小姐的脸上却闪烁着柔和的、喜悦的、虽然有几分忧愁的微笑,露出了大而美丽的牙齿。
    “我也早就这样希望呢,”她说。
    “但您是这样忙……”
    “啊,恰好相反,我一点也不忙,”瓦莲卡回答,但是就在这时,她不能不离开她的新朋友,因为两个俄国小女孩,一位病人的女儿,向她跑来。
    “瓦莲卡,妈妈在叫呢!”她们嚷着。
    于是瓦莲卡跟着她们走了。

    三十二
    公爵夫人所探知的关于瓦莲卡的身世和她同施塔尔夫人的关系以及施塔尔夫人本人的详情是这样的:
    施塔尔夫人是一个多病而热忱的妇人,有人说是她把她丈夫折磨死的,也有人说是她丈夫行为放荡,而使她陷于不幸。当她和她丈夫离婚以后生下她仅有的一个小孩的时候,那小孩差不多一生下来就死掉了,施塔尔夫人的亲戚知道她多愁善感,恐怕这消息会使她送命,就用同天晚上在彼得堡同一所房子里生下的一个御厨的女儿替换了她死去的孩子。这就是瓦莲卡。施塔尔夫人后来才知道瓦莲卡不是她亲生的女儿,但是她继续抚养她,特别是因为不久以后瓦莲卡就举目无亲了。
    施塔尔夫人在国外南方一直住了十多年,从来不曾离开过卧榻。有人说施塔尔夫人是以一个慈善而富于宗教心的妇人而获得她的社会地位的;又有人说她心地上一如她表现的一样,是一个极有道德的、完全为他人谋福利的人。谁也不知道她的信仰是什么——天主教呢,新教呢,还是正教;但是有一个事实是无可置疑的——她和一切教会和教派的最高权威都保持着亲密关系。
    瓦莲卡和她经常住在国外,凡是认识施塔尔夫人的人就都认识而且喜欢m-lle瓦莲卡,大家都这样称呼她。
    探听到这一切底细,公爵夫人觉得没有理由反对她女儿和瓦莲卡接近,况且瓦莲卡的品行和教养都是极其优良的:她的英语和法语都说得挺好,而最重要的是——她传达了施塔尔夫人的话,说她因病不能和公爵夫人会晤很为抱歉。
    认识了瓦莲卡以后,基蒂就越来越被她的朋友迷住了,她每天都在她身上发现新的美德。
    公爵夫人听说瓦莲卡唱得好,就邀请她晚上来给她们唱歇。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