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理大师的噩梦(61)

2025-10-09 评论

    “这些事真复杂,麻烦死了。”
    井坂说著,开始清理菸斗,填入新的菸草。我将菸蒂摁熄,再点燃一根香菸。
    “以上所述,皆可谓基本规则。我认为,所有号称正统派的推理小说,都该遵守这些规定。”
    我一边担心井坂会听得不耐烦,一边继续“讲解”。
    “再来说到所谓的「猜凶手小说」,这是将正统推理中的解谜要素极度「尖锐化”後,形成的文类,所以必须要加入更多的规则……或者说「制约」。
    “读者必须以「问题篇」中的文字词句为材料线索,经过合乎逻辑的推理之後,导出唯一的解答。这种要求看似简单,实则不易。譬如说,即使旁白文字中没有故意写下之不实记述,对白中的文字也可能有。而且可能会有两个以上的人任意说谎,提供不实的证词。如此一来,读者就无法判断何者为真、何者为伪了。作者方面,长篇还好办,可以让侦探针对每一个人,进行深入诘问与调查,从而过滤其中的谎言,判断证词之真伪……虽然如此,若是想要在中篇或短篇之中采用同样的写法,就困难重重了。因为篇幅有限,那样做简直是作茧自缚。
    “因此,在撰写「猜凶手小说」之时,就必须从「外部」再加上若干「限制」。其中之一便是「在提出与该案有关的证词时,不可让真凶以外的任何人物说谎」,唯有作者与读者皆有「以此限制为前提」的共识,才能避免逻辑之「烦杂化」,使作品中之逻辑不致复上添复、杂中加杂。我认为,设定这样的规则,对「提出挑战」的作者也好,对「接受挑战」的读者也罢,都是有利的。
    “另外,若从外部再加上一个条件,即「凶手为单独做案,并无同谋共犯」的话,对「消除读者推理时不必要的思绪混乱」,也是极有帮助的。若有同谋共犯,则作者必须在「问题篇”申明白写出「有同谋共犯」,方为公平。”
    井坂“唔”了一声,轻捻髭须。我将目光移注到桌上的原稿,继续说道:
    “如若此稿文字皆恪遵方才所说规定,则欲猜中真凶与真相,亦非不可能之事。”
    “唔——”
    井坂用力点头,然後将视线移往窗户。浅蓝色窗帘已拉上,遮住了窗子。我们所在的位置是井坂家二楼的起居室。窗外即为屋顶平台——也就是案发当天轻子画画之处——从那儿应可看见三年前才改建完成的伊园家宅邸。
    “听君一席话,我才想起尚需补写一事。此事和笹枝遇害时的密室状态有关。”他说话时,视线仍朝著窗户。
    “就是说:伊园家二楼绝无密道或密室之类,要上天棚顶也非常不容易。实际上也没有遭人攀上天棚顶的痕迹。这件事,我在此稿中并未提到。”
    “如此补充,堪称允当。”我说完便又望著桌上的文稿。
    “这么一来,此案就水落石出,真相大白了。”
    “真相大白?噢,你是说……”
    “当然也只是方才所说的那种等级的推理而已。”我再强调一次。
    “首先,我可确定一事。”我的用字遣词十分谨慎。“谋杀案的凶手尚未完全达成其最初的目的。”
    “你说什么?”井坂将嘴上的菸斗拿开,高声说道。
    “我的意思是说,或许还有续集。”
    我往窗户那边瞥了一眼。
    “如果我的推测无误——接下来就会轮到若菜了。”
    “你、你是说……接下来会轮到若菜被谋杀?”井坂蓦地站起身来大吼。那慌乱粗鲁的样子,我以前从未见过。就在此时,一阵阵尖锐的声响划破寂静的夜空,由远而近传了过来。那是——啊,那不就是救护车的汽笛声吗?
    不会吧?我方念及此,那声音已迅速逼近此处,转眼间就来到这屋子附近,最後戛然而止。
    这未免也太巧了吧?
    ★
    伊园若菜被送至医院後,急救无效,天亮之前就香消玉殒了。死因是急性中毒。
    警方调查後,得知下列事实:
    ☆若菜所中之毒与日前武丸所中之毒柑同,均为剧毒B。警方判断,有人在办案人员扫押那骷髅瓶之前,就已从中偷走了必要的分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绫辻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