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越邸杀人事件(114)

2025-10-09 评论

    如彩夏所说,他平常就会用言辞来折磨人,已经可以借此散发内心的压力,根本不需要在这种时候杀人。总觉得,怎么样都很难把名望奈志跟杀死榊、兰、深月的凶手联想在一起。不过,我也知道不可以只凭我对他的感觉,就将他删去。
    突然,我想到一定可以删去他的理由。之前居然一直没想到这一点,我不禁想嘲笑自己的愚蠢。名望奈志有“刀刃恐惧症”,连餐具的刀叉都不敢碰的他,怎么可能用小刀杀死深月?如果他是凶手,绝对不会选择用刀刺杀的方法,他可选择敲击头部或其他方法,而且绝对可以成功。
    枪中虽然没有说,应该也已经想到这一点了。或是,在深月死后的“讨论会”中,当我离去后,名望本人已经以这个理由来强调自己的清白了?
    我在名望奈志的名字上打×,于是,14个与案件相关的人,通通被我删除了。我放下笔,深深叹了一口气。既然这14个人都不可能是凶手,那么,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凶手是这个房子里的另一个人。想到这里,我全身起了鸡皮疙瘩。
    如果我刚才做的排除法没有错误,那么,凶手绝对是住在这个家里的第六个人——那个黑影。
    ——不是常有“禁闭室狂人”这种事吗?
    ——模仿杀人这种事,只有疯子才做得出来。
    大家所说的话,在我耳边徘徊着。
    ——深月比我们任何人都确定,这个房子里还有另一个人。
    ——钢琴声很小,听不出来弹的是什么曲子。
    ——不是常有这种事吗?知道太多的人被灭口,不是常发生的事吗?
    我不由得看了一下门闩,在寂静中竖耳聆听。
    我不知道他到底是什么人物,不过,如果凶手真是“住在这个房子里的第六个人”,那么,他(或是她)的杀人动机只可能是发狂,否则他根本没有理由连续杀死突然来访的三个客人。他那么在意于“雨的模仿杀人”,也是因为发狂所致……
    由此,我推论出一个可怕的事实。
    北原白秋的《雨》不只三段,还有后续歌词。
    下雨了,下雨了。
    人形都躺下了,雨还下不停。
    香和烟火都烧尽了。
    这是《雨》的第四段歌词,而最后的第五段是——
    下雨了,下雨了。
    白天也下,晚上也下。
    下雨了,下雨了。
    凶手还会配合剩下的两段歌词,再杀死两个人吗?“不可能吧!”我低声喃哺说着,缓缓地从椅子站起来。拿起排列着打了×的14个人的名字的信纸,走向床铺。
    现在时间是凌晨12:30,我拿着信纸,筋疲力尽地躺在床上。
    我做出了我自己的结论——凶手就是住在这个房子里的第六个人。但是,我自己也不知道这个结论的可信度有多少。
    我想起枪中在沙龙对的场小姐说的话——“凶手为什么一定要在这个房子里犯案?”——这是案件的重要关键。他的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侧身躺着,再看一次刚才的笔记。难道我的排除法有错?
    听枪中的语气,好像不认为动机只是单纯的“发狂”。他到底在想什么?到底发现了什么?
    我盯着信纸看,突然发现了一件奇妙的事。怎么会这样?我眨着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那些并排的文字,撑起上半身,再度确认自己有没有看错。
    “真的是……”
    我的确没看错,可是,这又怎么样呢?说不定只是单纯的偶然,根本不具任何意义。我没再多想,把信纸丢在床头柜上,又躺回床上。
    14
    在朦胧睡意中,我听到歌曲。
    在紧绷的空气中,断断续续刻画出一个一个音符般的声响,音色清澈悲戚——是音乐盒的声音。演奏的曲子是令人怀念的童谣,在很久以前——还是小孩子的时候听过。不知道是在小学音乐课时学过,还是曾经听母亲唱过。
    我动了一下嘴巴,想配合旋律哼唱那首歌,可是,我很快闭上了嘴巴。我犹豫、困惑、不解,因为合不上音调,不管我怎么唱,都无法唱出歌来。奇怪,太奇怪了,好像哪里不太对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绫辻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