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壁(91)

2025-10-09 评论

    小坂再一次被埋进白雪之后,便在那上面插上了一把铁锹。这是为了下次来收容遗体时作的标记。
    “就在这里拍个照吧。”按照吉川的意见,大家当场让吉川拍了照。吉川一按快门,上条就和他掉换,让他和大家排好,自己拿起照相机按了快门。
    谁也没为小坂流泪。终于掘出小坂的遗体了。这件事所引起的激动心情,使鱼津、青川以及其他人都默默无言,感到悲伤而空虚。
    大伙回到德泽客栈,已是傍晚六点了。鱼津几个人当晚商议决定,把验尸日期暂定为隔两天后,即从发现那天算起第四天。同时决定验尸当天,就把小坂的遗体搬到山脚。
    第二天,天色未明,他们当中的两个人,为了去和上高地旅馆的看守人联系,离开了德泽客栈。他们需要打个电报——“于B浅谷发现遗体”——给小坂的母亲和小坂的工作单位;也需要老吴帮助办理验尸的手续,为了火化小坂尸体,还得委托他到营林署去交涉砍树木作燃料的事。
    这一天,鱼津和吉川、上条几个人累得象死人似地睡到下午。从早晨起就一直下着毛毛雨。阿馨在给S做帮手,准备为不久要上山来的那几个人做饭。
    晚上,派去上高地的两人回来了。据说老吴按照预定日期,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
    第二天,即发现小坂尸体后的第三天中午,老吴带着岛岛村派出所的警官和医生一起来了。这位医生,恰巧是来到旅馆看守屋的关西Q山岳俱乐部的成员之一,是个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三点左右,营林署的人也来了。鱼津和老吴立即同他一起上山。这是为了决定砍哪几棵树木。
    最后决定,砍离松高山沟进口五百米左右的树林地带里的九棵树。全都是三十至五十公分粗的枫树。
    “九棵太浪费了,六棵就够了吧。”
    尽管营林署的人这么说,但鱼津还是坚持要了九棵,因为他想把火化小坂遗体的火烧得旺旺的。老吴已安排好,砍伐工人将在明天早晨从上高地来。
    鱼津他们回到客栈时,已经天黑了。当他们刚进客栈,紧接着又有两个青年亮着头上的矿灯进屋来了。他们从小圾的工作单位来,就是上次小坂遇难时来过的宫川和枝松。
    枝松背着一个大背囊。里面装着盐、丙醇,还有祭奠用的糕点、酒、香、蜡烛等等。宫川背着雪橇,据说这是东京某体育用具店特为小坂捎来的。看起来并不怎么重,但可能不好背。宫川进屋后还一直叫嚷着背痛。这一来,客栈的住客骤增,阿馨独占底楼一小间,其余男的都两三人住一间。
    前往B浅谷搬运小坂遗体的那一天,吉川等六人及鱼津、上条,再加上宫川、枝松两个青年,总共十个人。他们四点就离开了德泽客栈。
    老吴留下来,他有重要任务,得指挥砍伐工人砍树。阿馨和客栈看守人S要做的是,估量树木砍好的时分到伐木的地方去,在那里设祭坛。
    鱼津等十人把零零碎碎的东西——钉钩、钢圈、鸭绒睡袋、搭帐篷时铺地面用的防水布、登山绳——分别装人了背囊。算起来,为搬运遗体所需要的东西可不少。从东京来的两个青年轮流背了雪橇。
    四点钟从客栈出发。可是抵达现场时已是十一点钟了。休息一个小时,十二点钟开始重新铲除覆盖着小坂尸体的雪。
    挖出遗体以后,鱼津、吉川和上条三人把遗体措到塑料布上,鱼津把阿馨交给他的香水洒在小坂的遗体上,接着山根撒了几公斤的盐,再浇上几瓶丙醇,最后再盖上一层雪。不用说,这些都是为了防腐的。
    最后把用塑料布裹好的遗体装进鸭绒睡袋里。睡袋是上条事先准备好了的,但鱼津拿出了自己用的一只说:“就用我的吧。”“咱们换一换,今后就让我用你的睡袋吧。”后一句话,鱼津没说出来,那是心里这么对小坂讲的。他真的想这么做。小圾的睡袋至今还在后又自山脚湖畔的那个原封未动的帐篷里。
    大家一起把已装进睡袋的遗体,再用搭帐篷时铺地面用的防水布裹起来,然后抬到雪橇上。
    真正开始搬运已经过了一点钟,要从B浅谷的斜坡上下来是非常费力的。在稳定遗体的同时,还得小心稳定搬运者各自的身体。为此,一个又一个地打了好几个钉钧,然后用两根登山绳系住雪橇,慢慢地让它从覆盖着雪的陡坡上滑下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井上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