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微微一笑:“那样可就再好不过了。往后我们两人应该可以过得幸福。”
“祝福你们。”我说。
“那两个人真能过得幸福?”过一会剩我们两人时,她问我。
“或许花点时间,但肯定不成问题。毕竟42年的空白被填补上了,羊博士的使命已经结束了。羊往后的足迹必须由我们寻找。”
“我很喜欢那对父子。”
“我也喜欢。”
收拾完东西,我们性交了一次。然后上街看电影。电影里也有很多男女跟我们一样性交。我觉得看他人性交也并不坏——
1.十二瀑镇的诞生和兴衰
在札幌开往旭川的早班列车上,我边喝啤酒边看那本有套封的厚书《十二瀑镇的历史》。十二瀑镇是羊博士牧场所在之地。作用或许不大,但看一看也没什么损失。书中介绍著者1946年生于十二瀑镇,从北海道大学文学部毕业后作为乡土史学者活跃至今。虽说活跃,著作却仅此一本。1970年5月刊行,当然是初版。
书上说,第一批拓荒人进入现今为十二瀑镇这片土地是在明治十三年①初夏。他们总共18人,全部是津轻贫苦的佃农,论财产无非几件农具、衣服、被褥以及锅碗菜刀之类。
①1880年。
他们走到札幌附近的一座阿伊努族村落,拿出所有的钱雇了一位阿伊努小伙子当向导。小伙子身材瘦削,眼神黯淡,名字的阿伊努语含义是“月之圆缺”(著者推测他大概有焦躁抑郁症倾向)。
但作为向导,他远比给人的印象出色得多。他率领语言几乎不通且疑心极重脸色阴沉的18个农民沿石狩川北上。他完全清楚去哪里能找到肥沃的土地。
第4天一行来到一块地方:一望无边,美丽的鲜花到处盛开怒放,又得河水之利。
“好地方!”小伙子心满意足他说,“野兽少,土地肥,又能捕到大马哈鱼。”
“不成,”领头的一个农民摇头道,“再往里一些好。”
小伙子心想,大概这些农民以为越往里走越有好地方。那好,再往里去就是。
一行又往北走了两天。这回发现一片高地,虽没有那片地那么肥沃,但不用担心水灾。
“怎么样?”小伙子问,“这里也好。可以吧?”
农民们摇头。
这样的问答反复几次之后,他们终于来到现在的旭川。从札幌出发走了7天,大约140公里。
“这里怎么样?”小伙子并没抱什么希望。
“不成。”农民们回答。
“可再往前要爬山-!”小伙子说。
“不怕。”农民们高兴他说。
于是他们翻过了盐狩岭。
农民们避开肥沃的平原而故意寻找未开垦的腹地,自然有其原因。事实上他们每个人都欠了一屁股债没还,简直夜逃一般背井离乡,必须极力避开容易被人发现的平原地带。
阿伊努小伙子当然不晓得个中缘故。见他们拒绝肥田沃土而一味北上,自然感到惊愕、苦闷、困惑、狼狈以至丧失自信。
但小伙予性格似乎十分复杂。到过盐狩岭时,他已经彻底为自己把这些农民一直带向北去这不可思议的宿命般的使命所俘虏了。为了使农民们高兴,他故意选择荒路和危险的沼泽地。
越过盐狩岭往北走了4天,一行遇到一条河由东向西流去。商量结果,决定向东前进。
那的确地不成地,路不成路。他们拨开海洋般的茂密的山白竹,花半天时间穿过草比人高的草地,穿过泥水及胸的湿地,爬过石山,坚决向东挺进。夜晚在河边拉起帐篷,听着狼嚎入睡。手被山白竹扎得满是血迹,蚋和蚊子劈头盖脑围上身来,甚至钻进耳孔里吸血。
向东走到第5天,他们来到有山挡住再也前进不得的地方。小伙子宣布总之再往前走人很难居住了。农民们这才好歹止住脚步。时间是明治十三年七月八日,地点是距札幌260公里的地方。
他们查看地形,查看水质,查看土质,发现这里相当适于农耕。于是他们每一家分好土地,在地中间用圆木搭建了共同生活的木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