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我都把浅间山的葡萄酱夹在面包里吃。据说那里的
葡萄是深紫色的,小粒小粒的,可爱无比。
洋子
尽管洋子采用了明朗快活的笔调,像是什么也不曾发生似的,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渗透着她与巨大困难拼命搏斗的坚强和对三千子深厚的友谊。
想办法央求伯母,让自己去见一次姐姐吧!
想到这儿,三千子的心再也无法平静了。
今天已是8月20号,避暑地的鼎盛时期即将结束,剩下的便只有辉映在落叶松上的夕阳和它的凄凉了……
为了像克子那样在西洋人面前也毫不怯场,结识异国的少女朋友,从去游泳池后的第二天起,三千子就拜克子为师,拼命地练习英语会话了。
按照克子老师的说法,擅长语言的人不一定就能流畅的会话。会话自有会话独特的规律,首先必须得习惯于那种规律。
其次是不要向洋人认输。不要过分在意发音的优劣,要不怕出丑。
即使对方说的话不能全部弄懂,但也可以懂多少就回答多少。纵然是只言片语,也要尽可能地进行会话。
要多和外国小孩说话。小孩的吐词清晰,便于自己听和自己说。
“总之,熟能生巧。有时候,那些英国文学的学者在会话上还敌不过那些洋人馆里的保姆呐。婴儿一个字都不认识,不是也能轻而易举地说话吗?就是那种感觉。语法固然重要,但会话嘛,得像小孩子说话那样随意才行。”
克子的家是海港上的一个贸易商,或许是因为生意的缘故吧,与洋人之间的交往特别频繁,从孩提时代起就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当然在这一点上,也应归功于克子那种泼辣好胜的性格。
三千子与克子正好相反,尽管记忆力很好,但却生性腼腆,即使是自己知道的英语句子也很难上口,令克子老师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午觉醒来后,穿上一件棉织品的连衣裙,像只蝴蝶似的骑着自行车奔向北幸之谷,倒是蛮不错的,可一旦看到克子躺在灌木丛中的栗树枝上的吊床里,悠哉游哉地晃荡着,装腔作势地说,“我们开始对话吧”,三千子便顿时感到锐气大挫。
而这正是她们俩合演的一出快乐戏剧……
“呀,你看起来气色不错,真是太好了。”首先,得谢谢你的书。”
什么书呀?——三千子一时慌了神,回答道:
“不用谢,也祝你健康!”
克子马上皱紧了眉头,回复到日语说道:
“不对不对,那样的话,会话就戛然而止了。对于你好之类的寒暄语,你只需说一句谢谢便可以了,然后就该给我谈起书的事情了。会话嘛,就是要忽而把接力棒交给别人,忽而又再接过来……”
被克子这么一教训,三千子更是压低了声音,用英语说道:
“那本书有趣吗?”
“是的。对于那故事中的少女所遭遇的命运,我想了又想,以致于夜不成寐……仿佛她脚下的海浪也在不停地摇荡着我一样。”
“不行,你说得太难了。”
“那就回到幼儿园去吧。”克子用手撕扯着榆树的树叶,笑着说道,“你多大了?”
“13岁零4个月。”
“你的老家在哪儿?”
“美国的洛杉矾。”
“哎呀,很远呐。你喜欢日本吗?”
“很喜欢,因为有你这样的朋友。”
克子兴奋地摇晃着吊床说道:
“三千子越来越会拍马屁了。不过,不能光是在会话的时候,而要一直都这样才好。”
正在这时,女仆送来了冰凉的麦茶和饼干。一只老松鸦带领着五六只小松鸦从头上的绿色树枝上飞了过去。这是一个寂静的下午,周围只能听见树叶与树叶相互摩擦的声音。
“再练习一下吧!”
“好的。”
“不会下暴雨,也不会起雾吧。”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