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响(31)

2025-10-09 评论

    人生何处不相逢。因这邂逅相遇,扭曲了岛弓子的半世人生,可是她当时的情人直木,却完全没有意识到。
    弓子是五条坡附近一个制作陶器的人家的女儿。弓子的父亲是个古怪的人,他自己的窑分小,开不起店来,其实就是小有名气的陶瓷艺术家,也办不起礼品店的。他像是悄悄地,只按自己喜欢的做;他摇起轱轳,捏泥,只做一些烧制品。那些作品没有放进制成品中。父亲知道自己已是“江郎才尽”,所以,他对弓子从小喜欢模仿他摇摇轮轳,捏捏泥什么的很看不惯。
    “停手!”他大声地呵斥,“父亲无能无才,不想传给女儿。陶艺是男人的工作。出了女匠人,我可从没听说过。说我是有名的工匠,那才叫天方夜谭呢,所以,我看到你摆弄泥土心里可不是滋味呢。你要是趁我不注意偷偷钻进窑里去的话,当心我把你给烧了。别再干了。弓子的东西,偶尔也见过,不过只是些图画罢了。就像‘萨摩烧’的纤细照片似的画。那副画如果还活着的话,那还差不多。好个小小女孩子,我看你还是把细密画的呆样本丢开吧。”
    父亲的一席话让弓子服了。小小的弓子虽然没有放弃跟着不走运父亲学手艺接班的念头,但打那以后,她再也不玩烧制陶器了。
    这个父亲从自己做得不怎么样的陶器中,挑出自己觉得还过得去的东西给人。寄住在-园艺妓家里的那个男人,常常去拿那些陶器。不用说,那个男人也并不觉得弓子的父亲,作为陶瓷工会有什么出息。正因为这个关系,弓子经常到那男人寄宿的艺妓房子的二楼去。那男人得意地讲解古代美术品,弓子是他忠实的听众。
    直木让宫本招待会的,说是“-园的狭窄旧路”,现在终于可以让两辆车子擦肩而过了。这路上肯定有借给那男人寄宿的艺妓房子。可这一带都是灰蒙蒙、暗淡淡的小房子,直木已无法分辨。
    鲜明浮现在眼前的,只有穿着碎菊花图案和服的弓子。20年前,也许更早吧。

    幸子和宫本的婚礼仪式和宴会都是在“京都旅馆”举行的,所以,直木一家都住在“京都旅馆”。这回来看“葵祭”,宫本也为直木预定了“京都旅馆”的房间。从京都“御所”出来的祭祀游行队伍,要经过市政府和“京都旅馆”之间的河原街,再向下鸭神社、上贺茂神社方向去。事实上,直木和秋子只要站在“京都旅馆”二楼的大厅,从窗子里望出去,就能看到祭祀游行的队伍,可惜看不太清楚。
    接受宫本的邀请,直木带着秋子来到京都,其实并不是仅仅为了来看葵祭,他们还想不露声色地看看幸子和宫本的婚后生活情况以及宫本店里的经营情况。另外,直木觉得,秋子假如有什么对父亲、母亲藤子难以启齿的事,能不能通过姐姐幸子来说。幸子有这样一种性格:什么都能很容易地挑明。
    有时,当面难说的事,通过写信说起来就容易些。秋子在家里不能说的话,也许老是写信跟幸子说的吧。直木从公司退休的时候也给幸子写过信。
    “能通知嫁到远方去的女儿,怎么就不能告诉近在身边的母亲和儿子女儿们呢?”直木曾让小女儿加瑶子捅到了痛处,但实际上,直木在给幸子的信中,并没有清楚地写明退休的事。只是幸子“心有灵犀一点通”,自己体会出来的吧。这个幸子也不是很清楚父亲是不是退休。也许她从父亲来信的情绪中,觉察出什么与以往不一样的气氛,于是直觉地感到父亲可能有什么变化吧。所以,她给妹妹加瑶子的信里说“父亲的人生还长着呢”之类的话,直木后来想想,看来也没有什么很深的含义。
    即使如此,直木后来还是很后悔的:给幸子写充满感伤的信之前,至少应该先跟妻子藤子打个招呼才是。当然,就是挑明了,妻子也帮不了什么忙。另外,直木还有一个习惯:在家里尽可能不说公司里的事,不管是好习惯还是怪癖,他直到最后关头还一直保持着。
    与已经独立了的治彦不同,妻子对直木退休的反应、动摇,可说是很实在的。或者也许可以说,她没有露出该有的动摇。那天晚上,她一句也没提起直木退职的事。第二天早上,治彦上班去了,加瑶子也去上学了。藤子抱着个大信封来到直木的书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川端康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