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最底层一步登天之事,根据高祖的父母、兄弟以及本人的名字就可推测出来。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对刘邦做了上述描述。假如刘邦没有夺取天下,恐怕会成为侠客头目似的人物。
因欣赏刘邦的气质,名为吕公的人将自己的女儿雉许配给刘邦。对此,吕公的妻子耿耿于怀。
“你不是常说女儿不是普通人吗?应该嫁给显贵人家。对你百般照顾的沛县地方长官说要娶女儿,却被你拒绝了。为何要将女儿许配给刘季这种男人呢?……”
妻子这么质问道。
“妇道人家懂得什么?”
吕公如此回答。
高祖即使在没出名之前,一定也是具有某种魅力的男子。
吕家曾是沛县地方长官的食客,似乎比高祖所属阶层还要强一点。吕公的女儿叫雉,即后来的吕后。高祖战胜项羽夺取天下,吕后一族也应起到了后盾作用。
汉朝王室从第一代起就有女权强势的倾向。
高祖在位七年。
汉代初期确实是凤的时代。不光是皇帝,那些功臣们也大多是没什么教养的人。役所书记官萧何和看守牢房的曹参等尚属上层人物。其他成员中,有因贫穷连媳妇都娶不起的陈平、葬礼仪式上吹笛子的周勃、偷盗头目的彭越、逃跑囚犯的黥布、忍胯下之辱的食客韩信,还有樊哙等。如果不是乱世,他们可能都是被市井尘世淹没的人。
龙凤之国(12)正如司马迁所写,高祖本人也是“好酒好色”的无赖之徒。高祖最讨厌文质彬彬的儒者,当戴着儒冠的儒者前来拜谒时,他竟能摘下儒者的儒冠往里面撒尿。这根本不是皇帝应有的行为。这是记载于《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的插曲。
即使修建了宏大的宫殿,在此聚集的群臣也是一群不识礼仪的粗鲁之人,因此,饮酒喧哗、怒吼声、叫骂声不绝于耳。他们谈到过去的军功说:“那时,因俺率大军及时赶到,才把你救出来!”
“什么!那么一点点敌人,俺一个人就能打垮他们,谁叫你这家伙多管闲事!”
随着叫喊声立刻厮打成一团,亢奋时还有拔剑狂砍柱子的骚乱者,简直一点儿也没有朝臣公卿的优雅风度。我们丝毫也看不到“龙”的模样,听到的仅是令人烦躁的凤翅膀的扑打声。
于是,连高祖也对这些无赖的野蛮行为大皱眉头。
“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高祖)患之。”
在《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中可见上述内容。
觉察到高祖这种心情的是叔孙通这个会察言观色的儒者,他奏本要举行朝仪。
“得无难乎!”
高祖这么问道。
要用礼仪制度约束粗暴人,如果礼仪形式太繁杂,就连高祖自己也难以做好,恐怕有失体统。
长乐宫落成时,在那里首次举行了朝仪。由叔孙通当总监管,因为他的弟子和从鲁国带来的儒生们精心地演练,朝礼进行得有条不紊。可以说“没有敢喧哗或失礼者了”,就连平时粗野的家伙们也被那庄重仪式的气氛压倒,一直屏住呼吸按照所教的去做,不得不战战兢兢地反复鞠躬行礼。
高祖对这么庄重威严的仪式感慨万分: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
他这么夸奖叔孙通。
龙尾似的东西,终于到了能窥见的程度了。
高祖驾崩后,惠帝继位。他是吕后所生的唯一的儿子。
然而,实权却掌握在成为皇太后的吕后手中。司马迁写了《吕后本纪》,却没有为正式的第二代皇帝惠帝写本纪,大概判断惠帝只是名义上的皇帝。司马迁这位人物总是以敏锐的目光看待历史。
惠帝看到“人彘”时吓得魂飞魄散,从此生活堕落。人彘即为“人猪”的意思。吕后把亡夫高祖的一个侧室,即赵隐王如意之母戚夫人的手足都砍掉,剜出双眼,用药物使耳朵听不见声音,迫其吞药而致失语,然后将戚夫人丢进茅厕,称其为“人彘”(人猪)。真是残虐至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