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王朝:奢华帝国的无奈(11)

2025-10-09 评论

    北方形成如此强大政权的同时,中原正处于五代十国的分裂时代。直到中原开始统一为宋这个政权时,北方之辽由于太宗的去世,开始有内纷迭起的现象。
    南北两大势力都在对方陷于混乱期时,奠定了各自的基础。
    宋有皇弟赵廷美被流放房州之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九月,辽太祖之曾孙第五代皇帝耶律贤去世,他是有“景宗”这个中原式庙号的皇帝。
    耶律贤死后,其子耶律隆绪即位,但大权却为其母萧氏以摄政身份掌握。辽的历史记录颇多不明确之处,事实好像是,这个萧太后时代,取消了“辽”这个中原式国号,恢复原来的“契丹”。
    男主外、女主内是这个民族固有的风俗,萧太后对维持此一习俗似乎极为热心。但由“辽”、“契丹”之国号问题可以窥知,辽国政府后来也有民族国家(以契丹族为中心的)派与天下国家(包括诸民族的中央政权)派的对立抗衡。
    总之,在以契丹族为主的辽变为强大政权时,宋也已大致完成统一天下,成为一个以收复燕云十六州失地为国家目标的大政权。
    宋和辽时而缔结和平条约,时而将之毁弃。宋太宗攻打北汉时,虽与辽有和约却将之弃置一事已如前述。
    十世纪末至十一世纪的东亚状况,基本上可以说是宋与辽的对立,是妥协、军事行动的一再重复。
    宋虽然为了讨灭南唐而出兵,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开打,吴越则更在和平状态下献出国土;尽管讨伐北汉时,连带辽也被卷入,展开血腥战争,结果互有胜负,但如前所述,由于辽有内纷,宋因而较为安定,得以讴歌和平。
    和平能促使经济发展,在五代十国分裂时代结束后,宋于是迎接了经济成长的时代。
    实际上,五代十国末期,南唐等国已拥有十倍于中原政权的财富。南唐自从建国以来,由于与后周及后来的宋缔结朝贡关系,未有军费支出,应该是积蓄财富的主要原因。
    宋将此一南方财富,连同其文化一并吸收,“澄心堂纸”是其中一例。
    南唐后主李煜将其书斋称为澄心堂之事已如前述。他以大量金钱制造了非常优良的纸张,连后来的清朝乾隆皇帝都苦心孤诣拟欲复制。
    于宋代达到最高境界的文房四宝之制造技术,完全是南唐遗产。除澄心堂纸之外,南唐帝室墨匠李廷珪所制造的墨,也都是绝代名品。
    在陶瓷制品的创作上,宋的青瓷、白瓷是世界陶瓷器史上的最高峰,后来任何时代的作品无一再能超越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有一说谓,传至今日的中国艺事,绝大部分都在宋代形成,这与日本的艺事都在室町时代形成之说颇为相似。
    宋都开封的市民,起码较唐都长安的市民幸福许多。因为在长安,每到日落时分就有数百通鼓声响起,城门及城内百十街坊的坊门都被关闭,也就是说,除了小巷胡同以外的街路,夜间都不准行走。宋的开封则没有这样的禁令,街上有不分昼夜营业的饮食店,市民有完全的外出自由。
    在长安,除了一定级别、地位的人,一般庶民都不准在大马路边设立住户,只能居住于小巷胡同内。相较之下,开封并没有这等严格的规定。
    面对运河的开封,除了为交通要冲外,更是商业都市,比起政治都市长安,开封显然较具多面性。
    开封的闹市叫作“瓦子”。大量集中的瓦可以用以修葺屋顶,但拆除后就成为分散的东西,准此含义,称人们聚集又分散的地方为“瓦子”——这是此一名称的由来。
    瓦子有规模宏大的演戏剧场以及无数的路边卖艺人,以各种表演取娱人们,这些表演包含说书、魔术以及戏剧等。
    大型剧场叫作“棚”,“莲花棚”、“牡丹棚”、“夜叉棚”等剧场都足以容纳数千名观众。由“棚”这个名称,不难推测建筑物内有纵横无数的栏杆,形成棚的样子。在地面稍斜的棚里,观众想必是以手扶栏杆的姿态看戏吧?
    酒楼鳞次栉比,不论气候和季节,不分昼夜地营业。至于酒,则为政府的专卖品。直接向政府购买酒的地方叫“正店”,分销处则称为“脚店”。酒楼除了可以叫酒菜外,并且置有妓女。开封最大的酒楼是在东华门外的“白矾楼”,后来改名为“丰乐楼”。此外“仁和店”和“宜城楼”亦甚有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