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一发(43)

2025-10-09 评论

    杨衢云出身福建澄海县,在香港并无太多同乡。若对其进行说服工作,则在保密方面并无太多顾虑。
    杨衢云对陈廷威的活动想来个将计就计。
    ——斩肉断骨。
    杨考虑及此,便将陈廷威所开出的条件告知孙文。
    该条件是革命党的首领获任命为道府的副将,统领五千军队并可支应数万费用。杨衢云认为,既然可公然领军并支应费用,那应可以此为基础扩大党的组织规模。
    ——此岂非投降?你想设计对方,但反中对方的圈套,对方比你更精。
    孙文拍回电坚决反对此一佯装归顺计划。同时他又指示在香港的陈少白警戒杨衢云的动向。
    贼军归顺而成为官军并非罕见之事。在那个时代,亦有从贼转而成为官的军队头子。刘永福即曾是贼党太平天国的部将,后来转而成为官军。之前###刘永福的冯子材也曾经是让官军感到头痛的土匪头目。劝降工作原本就是战略的一环。
    孙文之所以指示陈少白警戒杨衢云的动向,乃因担心清朝方面若劝降失败恐有杀害杨之虞。
    孙文等人劝杨衢云赴日本避难。杨的脑袋有悬红三万两。为悬红而想取杨项上人头的恐怕非仅职业杀手而已。
    “香港还是有危险。就连传闻中的刺客也能大摇大摆走在街头。说起来还是日本的治安最好,更何况又有自己的同伴。”
    众友人劝他赴日本。
    “又是日本吗?……”
    杨衢云不大睬理这一忠告。在惠州起义之前,他曾去过日本,当时在芝的红叶馆由犬养毅和头山满等人举办了一场“孙文、杨衢云、郑士良归国壮行会”。前一次的日本之行,杨衢云将兴中会的会长一职转让给了孙文,此事对他而言夹杂着一种复杂的情绪。
    孙文劝杨衢云前来日本,并在兴中会的会议中通过一项支付前会长赴日旅费的决议案。
    “男子汉死有何惧?我在此地教英语足可养妻育子。我不愿亡命而使用会里的费用。”
    杨坚决不受。
    其祖父杨福康曾任官职,后弃官赴外国。其父杨清河生于当时的英属槟城。杨衢云也是出生在槟城,十六岁时归国方始读了五年汉文。他回到福建后又移居香港,在造船所工作时因事故而失去右手三根指头。之后他学会英语而任教职,后来又进入招商局和外国公司工作。
    他眼见外国人轻侮自己的同胞,兴起“种族思想”而与友人创立辅仁文社。后来与孙文等人的团体合并而成为兴中会的母体。两者合并的关键人物便是杨衢云的友人尤列,也是“四大寇”之一。
    反叛清朝的人可在相距咫尺之遥的香港漫步街头,但也受到香港政府的警察的监护。
    郑士良和杨衢云遭查明是惠州起义的主谋,让清朝当局对他们燃起莫大敌意。
    当然,遭通缉者时时都保持着戒心,而且他们也约莫清楚杀手是谁。
    杀手是个名叫陈林的男子。陈林放弃了精心策划的刺杀方式,选择在光天化日之下发动突袭的方法。
    杨衢云的英语教室设在结志街五十二号二楼。杀手陈林突然闯进教室,掏出手枪射击后立即离去。因平常熟练射击,仅一枪便让杨身受重伤。
    陈林仔细调查过现场,行凶后在瞬间便逃逸,急奔广州。
    友人劝他,纵然你动了手,但当局为杜悠悠众口,可能会杀你灭口。
    ——什么?不冒险行事焉能发大财?我打算将获得的赏金分一半给某个人。哈哈,那样就等于买了保险。你大可不必担心我的性命安全。哈哈。
    陈林一笑置之。
    杨衢云的首级悬红三万两,外加“千总”一职。千总是武职,乃一哨(小队)之长,约相当于日本的陆军少尉。而且非仅虚衔,清朝政府又保证授予一个守卫南石头炮台的实缺。
    陈林果然获得这份赏赐。杨衢云并未当场死亡,而是到翌晨才去世。暗杀日期用当时清朝的旧历算是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的下午六时,依新历则已是年后的一九○一年一月十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