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孝昭帝坠马受重伤,因为他的坐骑被突然跑出的一只兔子惊吓到而把他摔落。母亲娄太后前来探望时,问他:
“殷在哪里呢?”
殷被杀之事秘而未宣。孝昭帝无言以对,而娄太后已从儿子的表情猜出个中蹊跷了。
“你把他杀了是吗?你这种人死了算了!”
娄太后怒而退出,头也不回一下。孝昭帝于临终前废了太子百年,遗言要让弟弟湛继承帝位。杀过哥哥之子的孝昭帝,这回担心儿子会被比自己年轻两岁的弟弟杀害。为了不使儿子被杀,最好的方法是干脆把帝位让给弟弟——这是他的想法。
公元561年即位成为武成帝的高湛,三年后就杀了无辜的前太子高百年。
当时曾发生白虹穿日之事,这是不吉之兆。武成帝认为前太子的存在就是不吉的原因。被召入宫时,高百年已知道自己即将面对的命运。他把身上的佩玉解下,送给十四岁的妻子斛律氏作为遗物。武成帝叫人把侄儿百年扑杀后,将尸体丢入池塘里。
百年的年幼妻子于绝食月余后死去。死的时候,她的手中紧握着丈夫留给她的佩玉,侍女们无论如何使力,也扳不开这只手。最后,她的父亲名将军斛律光轻抚着她的手,说了一句:
“乖,你可以松手了。”
这位已死的女儿才松开她的白皙手指。
文宣帝的儿子殷被孝昭帝杀害,孝昭帝的儿子百年则被武成帝杀害。如此下去,武成帝的儿子纬命运将会如何呢?
武成帝因而想到一个方法:既然人死了就再也无法保护儿子,那么只有自己活着才能做到这一点。他遂于即位第四年——也就是杀害百年的翌年——以二十九岁就退位成为太上皇,将帝位让给太子纬。他这么做的目的是希望让自己的儿子亲身体会帝王之学,能够早日独立。
武成帝高湛颇似其兄长文宣帝高洋,有诸多不正常的言行,但对战斗之事则很有一手。当时的北齐有废太子百年的幼妻之父斛律光,以及兰陵王高长恭等名将。
兰陵王高长恭系高澄(文宣、孝昭、武成诸帝之兄)的四子,曾经以并州刺史身份与突厥军交战,以铁骑五百冒死突击,获得大胜。据说,他是个美丈夫,脸蛋非常俊秀,因此,每次出阵都戴着铁面具。他的勇猛行为被编为《兰陵王入阵曲》,是当时就广受军队及民间传诵的歌谣。这首曲子后来也被舞乐采用,成为日本雅乐曲目之一。
武成帝对儿子实习帝王之事,只辅佐三年。公元568年十一月,太上皇以三十二岁英年猝死。酒精中毒、坠马、莫名其妙的猝死……北齐国主大都在三十岁前后就死亡。
实习帝王学的高纬,由于国家在他的手中灭亡,因而未受谥号,只被称为“后主”。后主是个庸君,一没有父亲辅佐,他就连连出错。公元572年,他更听信谗言,将国军中心人物斛律光杀害,到第二年时,更毒杀了兰陵王。
听到斛律光被杀的消息时,北周武帝欣喜地说道:“这真是个好消息,北齐武力将因此减半了!”
他同时发布大赦令,以资庆祝。
北周虽然拥有精强军队,却始终打不赢北齐。大概是因为经济上的实力东高西低,西方的北周在综合国力上怎么都比不过北齐。按理说,北周自从取得肥沃的蜀地,并且以江陵的后梁为属国后,经济方面应已突飞猛进了才对。然而每次出征,还是不能有战果,原因除了北齐有名将以外,还有什么可以解释呢?
——一定要在那个蠢材在位期间把他们解决掉才行!
这是北周武帝的想法。北齐现在的国主是个庸君,对之失望的北齐重臣,迟早会把这样的国主换掉。倘若北齐由有能的人君临,要将之攻灭不是难上加难吗?
武帝是个很有耐性的人,该等的事他多久都能等。北周王朝是宇文家由西魏受禅让而创立的,宇文泰的十六岁儿子宇文觉是初代皇帝,不过在幕后操纵一切的是宇文觉的堂兄弟宇文护。所有的实权都掌握在宇文护手中,对此不服的少年皇帝企图夺权,结果反而被杀。其兄宇文毓成为第二代皇帝明帝,却由于过于能干,因而也被幕后的宇文护毒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