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前年发生宦官被杀事件时,天子一行人曾经被迫仓促逃离宫殿。传国之玺大概是于那个时候由负责保管的宦官藏到井底的吧?
那是在一片混乱中所做的事情。将国家至宝传国之玺沉到井底——这位宦官后来没有机会将这件事情告诉别人。因为,不幸的是,这人来不及逃出宫殿就被杀。所以,世上无人知道传国之玺被沉到井底。
孙坚发现这件东西,完全出于偶然。
董卓为了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曾经大肆挖掘历代诸帝陵墓。他不以烧毁洛阳城为满足,更将所有水井用砂土填平,以使人们无法在此生活。
孙坚好像是很喜欢修缮东西的人。他不但将被挖陵墓全部覆土修复,也挖掘被填之井,好让人们打水使用。
白玉传国之玺就是他于浚井之际发现的,上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用以表示所持者乃天下之主。
“这下子我将成为天子了!”
孙坚为此无比兴奋。
发现这个东西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天意!
自己是即将成为天子的重要人物,不应老停留在已成一片焦土的洛阳。目前要做的事情是暂行撤退,以便仔细拟订取得天下的计划。
一度攻入洛阳的孙坚复又退兵,董卓则认为是无法守住洛阳,因而退回长安。
迁都后能再据守洛阳达一年以上,董卓对此已甚为满足。
进入长安后的董卓,又大大展现了他的掠夺本领。
——不孝、不忠、不清、不顺者皆杀,其财产悉数没收充公。告密者有所奖励。
他公布了这样的命令。
世上不抵触这个规范的人有几个呢?
实际上,这是致人于罪的借口,董卓的用意在于借此聚敛钱财。
董卓退到西方长安。反董联军也由于粮食告罄,感情不睦,便自然瓦解。
说起感情不睦,盟主袁绍与其异母弟袁术的感情,已到了极为恶劣的地步。袁术以名门袁家之嫡流自居,在他眼里,袁绍虽是兄长,却不是正室之子,他不但放言“袁绍只是侍妾所生的庶子”,甚至说出“袁绍有否袁家血统,值得怀疑”之语。
袁绍以今日的河北省南部为据地,而其后方——即河北省北部——则为公孙瓒割据之地。袁术和公孙瓒结盟,要他突袭乃兄袁绍的背后。
“可恶!”
袁绍大怒而与刘表联手——荆州刺史刘表,正意图接收袁术割据之地。
袁绍对公孙瓒,及袁术对刘表之战,于焉展开。
袁绍与公孙瓒在一个叫界桥的地方会战,结果公孙瓒军大败。
袁术对刘表之战,则成为分别代表双方之部将的战争。刘表命令一个名叫黄祖的将军出击,袁术则命令孙坚应战。
“虽然目前听命于人,但不久之后,我将是对天下发号施令的人……”
孙坚坚信如此。
拥有“传国之玺”的他,日后将即位为天子。他把这件宝物用带子绑住,深藏怀中,刚好紧贴在心房上。由于是白玉制成的东西,所以觉得格外沁凉。这个感觉真好!
刘表军队进入襄阳城内,同时被孙坚包围。刘表麾下部将黄祖突围而出,在外招募兵员。
黄祖企图发动夜袭战。但他的军中已有孙坚的间谍卧底,因此,他的计划陆续为孙坚所知。
“要打就打过来啊!”
布阵周详的孙坚,等待黄祖夜袭过来。这时候,孙坚突然叫甫才十六岁的儿子孙策过来,从怀里取出玉玺,交给他说:“这个东西你佩戴着。”
孙坚这样做,大概是有了如下想法的缘故吧?
“我是受领过汉朝俸禄的人,因此,一旦篡夺汉之天下,一定会被后人批评。可是,由我的儿子篡夺,应该不碍事吧?”
由于事前已被察知,所以黄祖之夜袭归于失败。不过,他只是在作战上失利,最后的结果还是他获胜。
因为,孙坚为流箭所伤阵亡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