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道预定起义的日子是甲子日——三月五日,既然事情败露,那就不能再等到这一天。朝廷已连连下达动员令,各地正紧急编组讨伐军。由于唐周的密告,太平道造反军的计划,应该已为朝廷所知悉。
造反军只得赶紧修改计划内容,并决定立即起义。三十六万人的军事组织,几乎完全准备妥当。
“佩戴黄巾!”
张角向全军发下这个命令。
为了分清敌我,太平道三十六万人一律以黄巾裹头。如前汉末期有以眉毛涂红而被称为“赤眉军”的起义军团,这批后汉末期的造反团体,便被称为“黄巾军”。
此处要附带叙述的一点是,前汉末期与后汉末期的造反有极大差异。前汉末期的造反军团,包括赤眉军和绿林军,采取的是择一皇族并拥立之的形态。绿林系奉的是更始帝,赤眉军则以抽签方式奉刘盆子为皇帝。他们这样可拉拢各地长官和有力人士,以扩张势力。
而后汉末期这一次的造反则以“苍天已死”为口号。也就是说,他们宣言不要刘氏皇帝。
战斗基本方针也有所不同。他们袭击各地衙门,杀其长官。地方长官以及有权力的人正是榨取庶民的敌人。太平道造反军把这些人谋杀,以“黄天将立”宣告新政权之诞生。
进入战斗态势后,过去以大贤法师自称的太平道教祖张角,改称号为“天公将军”。
张角有两个弟弟。大弟张宝号称“地公将军”,小弟张梁则号称“人公将军”。
三十六万军队可以说是太平道之正规军。各地信徒也竞相呼应,采取游击行动。
黄巾军在各地将所看到的衙门全都烧光。这是因为衙门乃榨取庶民的直接单位、被庶民痛恨的缘故。至于州刺史、郡太守、县令、县长等官员若被看到,也没有一个幸免。
太平道最盛行于现在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北部以及河南省东部等地域。黄巾军开始时侵扰的也就是这些地区。
燔烧官府,劫掠聚邑(乡镇村落),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月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史书如此记载。
刚崛起时,黄巾军可谓势如破竹。各地长官听说黄巾军对高级官僚一律格杀,因此,在造反军还未到来之前,他们早已抱头逃窜了。
朝廷吓得魂飞魄散。
喜欢玩乐的灵帝,于唐周密告太平道造反之事时,还在宫殿院里玩开店游戏。
——什么?首谋马元义已被逮捕?这不就没事了吗?
实际上,不是没事了,而是正要开始有事。
太平道举兵之事因密告而败露后,朝廷曾经发下动员令,但,那主要是为了增强首都洛阳的防备。
为守护京师,遂任命大将军。这个大将军不是别人,正是皇后何氏的哥哥何进。
何进原来的职业是屠夫。他有一位貌美而个性极强的妹妹,乃企图靠妹妹的美貌发迹。
依照规定,后宫只准良家妇女进入,而何进却收买宦官,让自己的妹妹入宫为宫女。
灵帝于十五岁时曾立宋氏为皇后,而她却未受宠爱,并于不久之后被废。何进之妹乘机向灵帝献媚,最后于光和三年(公元180年)被立为皇后。
何进当然因此而发迹。现在的他已是大将军了。
灵帝再怎么庸愚,也应该知道屠夫出身的何进根本没有军事才华和统率能力,却任命他为大将军,这一点,大概只能以“糊涂”一词解释吧?
听到各地黄巾军以破竹之势把政府军打得溃不成军、烧毁衙门、惨杀官员之消息时,灵帝起先还是坚不相信。直到知道这都是铁的事实后,才神色狼狈地问近臣:“该如何是好呢?”
灵帝受到震撼,是听到一向被他认为是绝对忠诚的宦官中有内应者时。
“朝廷目前异常欠缺人才。当务之急应该在于迅速招募人才。”
受到垂问的北地太守皇甫嵩如此回答。
“如何招募呢?”
“最好的方法是解除党锢之禁。”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