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阀乱:且说魏晋南北朝(83)

2025-10-09 评论

    曹操最担心的是自己百年之后,好不容易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曹家势力会被有才干的部下所夺。因此之故,家臣中最有才能的荀彧,最后被曹操逼得自杀。——这是三年前的事情。
    有可能窃位的家臣,同时也是有能力辅佐曹操后继者的人才。由于怕被窃位,过分肃清人才的结果,因此曹操将会失去巩固家业的人才。这的确是颇费周章的一件事情。
    “这个司马仲达必须保留,以便辅佐我的儿子。但也不能对他掉以轻心……这一点,非好好交代儿子不可。”
    曹操环抱双臂陷于沉思。他在心里思忖时,只使用“儿子”这个词儿,而绝不说出名字。实际上,他是说不出这个“名字”的,因为他还在迷惘。
    “为人冷静的长子丕,还是文才过人的三子植……谁是理想的继承者呢?”
    在主子如此迷惘的状态之下,家臣围绕继承问题展开暗斗是势所难免的。
    由于曹操进兵汉中,刘备再也无余暇与孙权争执。他遂将荆州之半,照孙权的要求“归还”,匆匆赶回巴蜀。

    刘备夺取巴蜀后的数年间,天下三分的形势大抵确定,魏之曹操、蜀之刘备以及吴之孙权,分别致力于各自的内政。期间,军事方面的大事,大概只有刘备以武力夺取一度为曹操所攻占的汉中吧?
    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五月,曹操成为魏王。汉帝国的规定是,只有皇帝的兄弟或皇子等直系皇族,才有资格被立为王。汉之创立者高祖刘邦甚至遗言:“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曹操不但不是皇族,也不姓刘,这样的他居然成为“王”了。
    三年后的建安二十四年,夺得汉中的刘备,开始以“汉中王”自称。打着汉王室后裔旗号的他,纵然有此事实,血缘关系应该也非常疏远才对。
    顺便附带一提,孙权成为吴王,是在这之后三年的事情。
    刘备以汉中王自称的这一年八月,关羽包围了曹操堂弟曹仁所守的樊城。
    蜀与吴的同盟已是有名无实,吴后来与魏结盟。当魏的樊城被蜀之关羽包围时,吴则由于向关羽求亲被拒而甚为愤慨。此外,关羽曾经不打一声招呼就将吴之仓库的米粮带出——或许他的意思只是借用一下,但不知会一声就如此做,形同抢夺。
    “非给那个大胡子颜色看不可。”
    孙权大为光火,遂决定出兵湖北。
    由于关羽留有一脸美丽长须,所以被人称为“美髯公”。
    关羽和张飞,与主子刘备有结拜兄弟关系。身为刘备左右手的这两人,处处被人拿来做比较。两人虽同样以勇猛为大家所知,但在性格上,则迥然不同。
    关羽对长辈及同僚相当傲慢,对部下则非常体贴。与之相反,张飞对上面的人甚为恭敬,对部下则经常以怒骂或鞭打相对。他的信念是:“强兵是在鞭打之下产生的。”
    吴国遣使来谈关羽女儿亲事时,关羽面辱使者,其实这只是习性使然。为此,对吴关系陷于紧张状态,使得正在攻打魏曹仁所据守樊城的关羽,不能全力对付敌人。为防范吴自背后偷袭,他非留守备部队在长江线上不可。长江方面,有蜀之重臣糜芳及傅士仁等人,担任对正在攻打樊城的关羽后方补给兵粮及物资之任务。
    虽然糜芳和傅士仁相当尽职,但在前线的关羽却常有抱怨不满的话:
    “那两个人故意把输送工作办得拖拖拉拉的,存心整我,凯旋时,我一定要报告主上,严惩他们俩。”
    不满的声音传到南方这两个人的耳朵里了。
    “关将军算来也是我们的同僚,他怎么可以待我们如下人呢!那个大胡子,难道认为只有他一个人在打仗!”
    两人为此甚为不悦。
    吴遂向心存不满的这两个人伸出诱惑之手。此时,吴之前线司令官是吕蒙。年轻时候的他,只是一介乡下武夫,鲁肃与他见面时,曾经嘲笑其见识之不足。但数年后再度会见时,鲁肃对其的见识大增颇为折服,因而说:
    ——已非旧时吴下阿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