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43)

2025-10-09 评论

    他那口若悬河的口才也不次于他的文才。这位天才煽动家亲自出马,对广州的民众进行宣传鼓动,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立即有上万愤慨的群众,手里拿着扁担、石子朝着十三行街奔去。
    夷馆被重重包围起来。据外商方面记载,包围夷馆的人数有八千至一万。
    3
    民众的激愤是因为洋人侮辱了中国官吏。其实背后还有更深的原因。如果没有更深的原因,即使有钱江的三寸不烂之舌,也不可能在短时间里把上万的群众动员起来。
    一般的民众一提到“洋人”,马上就会联想到“鸦片”。当时几乎每个人的家人或亲戚朋友中都有抽鸦片的。据说只要一家中有一人抽上鸦片,这个家就完了,情景十分悲惨。绝大多数的不幸都是起因于鸦片。可以想象有多少人在诅咒鸦片。
    包围夷馆的群众中,许多人高呼:“打倒鸦片鬼!”“砍掉鸦片大王的脑袋!”
    黄霁青的《潮州乐府》说:
    莺粟之瘴难医治,黄茅青草众避之。
    中此毒者甘如饴,床头荧荧一灯小,
    竹筒呼吸连昏晓,渴可代饮饥可饱。
    块土价值数万钱,终岁惟供一口烟。
    久之黧黑两肩耸,眼垂泪,鼻出涕,一息奄奄死相继。
    呜呼!田中莺粟尚可拔,番舶来时那可遏?
    国内不论怎么禁止,即使拔掉田中的罂粟,番舶(洋船)运来了鸦片还是毫无办法。——诅咒鸦片的情绪已经变成了对洋人的怨恨。
    躲在监视所里的十几个官吏,早已对这一大群充满怨恨的群众束手无策。
    查顿和墨慈从窗口向下看到的就是这情景。夷馆的洋人们吓得面如土色。让一万名群众冲进来,洋人会一个不剩地统统被踩死。十三行街的夷馆里只有三百多商馆人员。另外还有船员水手,但人数也有限。在他们看来,这些蜂拥而来的群众都是“暴徒”。为了对付这些暴徒,商馆选出具有战斗经验的、亚历山大号船长拉斯克当指挥,进行防御。
    馆内的手枪、步枪等武器都集中在一起,大门里面堆积着煤箱和家具,防止人群冲进来。更有效的防御武器是玻璃。他们把所有的空瓶子统统都打碎,撒在门上和路面上。包围夷馆的几乎全是劳苦人。他们不像士大夫阶层那样都有鞋子穿。对付赤脚的敌人,最有效的武器就是碎玻璃片。
    “咱们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开门打出去!”
    拉斯克船长提出了建议,但查顿表示反对:“这太轻率。等于白白送死。”
    “不会的。咱们有武器,对方只有棍棒,完全是乌合之众。”
    “一开枪,问题就严重了。恐怕就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贸易肯定会停止。”墨慈说。
    “更严重的是,”查顿冷静地说,“我们都成了棍棒的目标,统统都会被打死。”
    “怎么会呢?不过是万把个乞丐嘛!……”拉斯克摩拳擦掌地说道。
    “不,这里也许只有万把人。可是,广州有一百多万人。我们一出击,他们就全都变成了我们的敌人。”查顿用坚决果断的语气说。
    “可是与其等死,还不如主动冲开一条活路。”拉斯克仍然坚持他的进攻策略。
    “即使能冲开一条活路,到了黄埔,能有一下子装上几百人的船吗?”查顿这么一说,大家都不吭声了。查顿好似要消除大家消沉的情绪,接着说:“只要能争取到时间,伍绍荣他们马上就会给我们设法解围的。”
    夷馆里笼罩着一片悲壮的气氛。直接肇事的水手们,酒当然早已醒了,负疚地缩在墙角里。
    “幸亏这里没有妇女儿童!”颠地说。
    这句话给大家带来一种异乎寻常的反应。查顿皱了皱眉头,大概是要冲淡一下颠地的话,他咳嗽了一声,说:“有没有办法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伍绍荣呀?”
    现在已无法走出夷馆。
    “咱们能像地老鼠那样,打地洞到怡和行去吗?”墨慈这么说后,摇了摇脑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