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168)

2025-10-09 评论

    这部《夷氛记闻》有些记述很有趣。
    据说有一天晚上,林则徐把伍绍荣叫去说:“你是官商,今后如果要向夷人赔偿鸦片款,那可不是一件小事啊!”当时广州的街头巷尾正流传着一种谣言,说伍绍荣私下对义律作了保证,将分年偿还没收的鸦片款。
    两万多箱鸦片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包围了几天,义律就痛痛快快地把它交出来了。因此就造出了这样的流言。关于这一点,梁廷枏写道:“无明显证据。”
    在没收的两万多箱鸦片中,查顿马地臣商会占七千箱,颠地商会占一千七百箱,这两家公司就将近占了总数的一半。
    当时广州的鸦片批发价格,一箱为七八百元,所以总额达一千五百万元。不过,在印度购进的原价为每箱二百元,因此,实际损失包括运费在内,估计为五百万元左右。
    义律呈报的是两万二百八十三箱。其实帕斯人公司的四百零六箱和另外一百一十七箱是重复的,所以鸦片趸船上存放的鸦片实际是一万九千七百六十箱。但是,一旦上报,也就没法更改了。义律因此决定以每箱五百元的价格,从颠地商会购买五百二十三箱,以供清国政府没收。
    颠地小看了林则徐,直到最近他还在印度收购鸦片,几天之后即将到达的船上就有他的鸦片。
    美国领事皮塔?斯诺报告说:美国商人根本没有鸦片,只为英国人代卖一千五百四十箱,已退还给义律。
    义律说他已同意缴出鸦片,因此要求恢复行动的自由。
    钦差大臣采取了这样的对策:各个商人如缴出表册上数量的四分之一,允许归还买办和仆役;缴出一半,允许坐舢板船往来;缴出四分之三,允许重开贸易;全部缴完,一切恢复正常。
    林则徐过去禁烟也是采取这个办法。他是一个讲究实际的政治家,遇事喜欢分阶段进行。
    另外,当时对没收的鸦片,每一箱换给茶叶五斤,以示嘉奖。
    义律之所以屈服,是因为他看到了林则徐的决心没有动摇。如果在钦差大臣的措施中让他看出有丝毫妥协的可能,也许他还要坚持下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韩肇庆的革职有重要的意义。
    义律最初还抱有一线希望,认为林则徐的“查办”比别人唱的调子虽然高一些,但这里面恐怕仍然有清国官吏之间的“串通合谋”。
    当时的鸦片走私,可以说是在韩肇庆的默许下进行的。严重的时候,甚至由清国海军的舟艇来运输鸦片。
    由于林则徐在江西发出了要求逮捕的信,拥有都司官职的王振高被捕,在有关鸦片的人们当中引起了恐慌。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时候,颠地等人仍然冷笑着说:“也不过是王振高嘛,还没听说韩肇庆被捕呀!”
    说是要严厉禁烟,最多也不过处分一下用钱买了个四品官的王振高,法官的手恐怕不敢动比他更大的人物。因为他们之间有着“串通合谋”。——夷人有这样的想法。
    可是,现在连韩肇庆也受处分了。韩是左翼总兵,二品官,指挥的兵员达万人,是武官仅次于提督的要职。据说他通过默许鸦片走私而捞到的钱达数百万两。他有这样的官位和财富也逃脱不了处分,这哪里还有什么串通合谋呢?那些抱有一线希望的人们,一听到这件事,当然完全绝望了。
    关于韩肇庆的革职,《夷氛记闻》中写得相当详细。
    林则徐说要检查学政,从越华、粤秀、羊城三家书院挑出数百名学生,进行考试。他从江苏时代就致力于学政,喜欢为各个书院出考题。这一类的记载,在他的日记中到处可见。
    “啊,又来这一手啦!”幕客们都这么想。
    在考试的头天晚上,林则徐把印刷工人叫来刻印考题。这个印刷工人在宿舍里待到第二天。
    当天的试题有四道:
    一、写出大窑口(鸦片批发商)的地址和开设者姓名。
    二、写出鸦片零售商贩。
    三、写出有关鸦片的见闻。答案上可以不写自己的姓名。
    四、断绝鸦片的方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