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200)

2025-10-09 评论

    “有人会有各种各样的议论。不过,你的心情大家还是理解的。”马地臣反过来安慰义律。
    林则徐方面也有苦恼。关于英国的强大,他早就有所了解。通过来到广州以后的见闻,他了解到的英国比预想的还要强大。
    他访问伯驾医生的时候,也问了情况。伯驾毫不犹豫地回答说:“就海军力量来说,英国无疑是世界最强大的。”
    同这样的国家作战,要打得很漂亮,那是需要作充分准备的。可是,没有预算。——道光皇帝提出了种种要求。但他是清朝最吝啬的皇帝,并没有拿出与他的要求相适应的预算。
    可以作为依靠的是海关监督予厚庵。在筹措金钱方面,恐怕再没有比他更可依赖的人了。从江苏时代予厚庵就是征税的能手,为林则徐尽过力。必要的政治资金,只要提出要求,他肯定会给筹划齐全。
    可是,这一次却有点不一样。他说:“海关是新工作,情况还不摸底。”这话的意思就是委婉地想推脱筹款的责任。
    “他怎么啦?”林则徐感到奇怪。
    林则徐对自己的影响力是有信心的。就连比他年长十岁的两广总督邓廷桢,也好像迷恋上他似的,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现在如果没有林则徐,那简直就好像天也不会亮似的。
    巡抚衙门的官吏,也在底下流传着这样的笑谈:“巡抚越来越像钦差大臣啦!”广州巡抚怡良是一位有才能的官吏,但有时显得优柔寡断。说得不好听一点,他往往犯有官吏特有的那种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毛病。可是,自从林则徐到任以后,不论是谈话还是下命令,他也逐渐使用十分果断的语气了。看来也好像是林则徐的性格影响了他。后来林则徐被罢官,对中央派来的反战派的高级官员抵抗最强烈的,就是这位怡良。
    林则徐就是这样给总督和巡抚等人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来自他的诚心诚意和大公无私的精神。他自己也认为产生这种影响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不知什么原因,和他交往时间最长的予厚庵却好像在摆脱他的影响。——而且是在这样最需要筹措资金的时候。
    林则徐来到香山县城,正在注视着澳门义律的动向。在他的心里产生了一丝阴霾:“予厚庵能为我很好地筹措资金吗?”
    构筑炮台、购买大炮、建造兵船、乡勇的薪饷和训练……一切都需要钱啊!
    4
    “这我明白。其他官员恐怕是难以理解的。”予厚庵附和着伍绍荣的话说。
    这里是公行总商伍绍荣府宅的一间房间。伍绍荣正在解释说明外国贸易的情况。——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那是依靠它的经济力量。国家的财富是通过工商业与对外贸易积累起来的。可是,清国政府却把对外贸易单纯看作是对夷人的恩惠,没有积极推进的愿望。这恐怕是很大的错误。伍绍荣谈了这些意见,详细地说明了英国对外贸易的情况。
    予厚庵自从踏入仕途以来,一直担任经济方面的官员。他完全理解伍绍荣所说的话。在有关财政的问题上,他是备尝甘苦的。如果能仿效英国的做法,许多问题都可以立即解决。听了伍绍荣这一番话,他心想:“他可是我们阵营中的人啊!”
    他稍一疏忽,不觉发起了牢骚:“钦差大臣确是好人。但在理财上,认识还是不足的。不,他这种人一向所处的地位,就无需理解这些事情。……”
    “你不能跟他解释解释,让他更好地理解吗?”伍绍荣说。
    “不,没有用。不同领域的人,你就是把嘴皮子说破了,他也不会理解的。”
    予厚庵觉得伍绍荣是“我们阵营中的人”。这个词是突然在他脑子里浮现出来的。使用这种用语虽然不太妥当,但用这个词来表达是可以的。“对,叔父的信中就使用了这个词!”予厚庵想起了叔父给他的信。
    他受到叔父的照顾比受到自己父亲的照顾还要多。在踏入仕途之后,也是他的叔父在幕后为他进行官位提升的活动。这位叔父最近给他来了一封密信。
    信的内容是这样:对广东海口的局势,不胜忧虑。皇上派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对他表示了极大的信赖。但他所采取的政策,绝不会对我们有利。北京我们阵营中的权威人士,怀着恐惧的疑虑,在注视着林则徐过激的措施。结果很可能引发不幸的战争。那将是我们毁灭的第一步。一定要对他进行掣肘。军机大臣穆彰阿和直隶总督琦善阁下也深感这样做的必要。但广东没有人能抑制林则徐的行动。听说总督和巡抚现在反而受林则徐的影响。明确地说,林则徐不是我们阵营中的人,他的一切措施均将对我们不利。现在总督和巡抚已经不足以信赖。除贤侄之外,恐怕已无别人。尤其贤侄曾与林则徐长期交往,较他人条件方便,希能竭尽全力,阻止他的意图实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