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32)

2025-10-09 评论

    “不知为什么,我觉得我要是生在这些地方就好了!”石田心里这么想。
    日本当时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回到日本,恐怕也只能重操保镖的旧业。幕府已公布了严厉的锁国令指江户幕府为实行闭关自守而公布的一系列法令。,对见过外国的人,哪怕是漂流到国外的,当局也会严密监视的。要是回去的话,行动一定比以前更加不自由。
    “讨厌透了!不回去!”石田的决心更加坚定了。现在他甚至觉得漂流对他反而是好事。他不仅学了中国话,还学了英语。使他更加兴奋的是,这艘船正在到处敲打闭关自守的清朝的门户。祖国日本总有一天也会产生这样的呼声的。他心里明白,现在出现在他眼前的情况,若干年后也会在祖国发生。
    “一定要好好地看一看!”他留下来的决心比刚离开澳门时更加坚定了。
    九月初,阿美士德号回到澳门时,灼热的太阳还蒸烤着大地。
    在阳光的蒸烤下,榕树的树叶和树干都发出一股气味。
    高大的榕树有气味,低矮的月橘树也有一股气味。头上缠着头巾的印度人吐在路上的鲜红的蒟酱叶,立刻散发出一股酸臭的气味。
    大街上的建筑物是用砖石建造的,背街上的房屋是木、竹和泥巴的混合物。从石头与石头之间,从灰泥掉落了的地方,从竹竿与泥巴难以愈合的缝隙里,也冒出一股股令人感到倦怠的热气。
    一个女黑人露出白牙齿,粗声粗气地唱着催眠曲。她健壮的胳膊里抱着金发的小女孩;她的汗毛闪着光亮,可爱的鼻尖上冒着小小的汗珠。
    三个水手模样的赤脚男人,在她的身边旁若无人地高声谈笑。其中一个人的表情尤其丰富。他摇晃着脑袋,一会儿伸开双手,一会儿耸耸肩膀。每摇晃一下脑袋,他背后的辫子就好像嘲弄主人似的,微微地摆动着。
    人在炎热的天气也会散发出体臭。那是一股大蒜的气味。
    旁边的人家一定养着猪。
    一只鸡横穿过铺着石板的大街。鸡的两只爪子就好似踩在烧红的铁板上。
    一切都杂乱无章。这里有很多东南亚人和混血儿,没有辫子也不引人注目。
    4
    石田时之助从马六甲被送到澳门后,曾寄居在金顺记的店里。他下了阿美士德号后,也只能到那里去落脚。
    他一进账房,认识他的店员们一齐站起来。账房先生拿着纸笔朝石田走来。
    “我刚才回来的。”石田慢慢地说,“温章先生因公司馆(东印度公司澳门分公司)有事,稍晚一点回来。”
    店员们露出惊奇的表情。
    “中国话长进啦!不用纸笔了。”账房先生看了看手中的纸笔,大声地笑着说。
    半年前,石田在这里经常同店里的人进行笔谈。
    “只是在船上跟温章先生学了一点,难的话还说不好。……请问,我的那些伙伴们的情况怎么样?”
    他们同时漂流的六个伙伴,全部都由马六甲送到澳门,一半寄居在金顺记,一半寄居在基督教新教的教会里。
    “只有一个人留下了,其余的人都回国了。回去已快三个月了。”账房先生回答说。
    他们刚到澳门时,希望留下来的只有石田一个人,其余五个人都想念故乡,希望尽快回国。而现在说留下了一个人。
    “谁留下来了?”
    “那个最年轻的。”
    “噢,是辰吉吧?”伙伴中年纪最小的是十六岁的辰吉,他生长在海边,皮肤白晳,使人感觉比较瘦弱。
    “是的,就是那个可爱的娃娃。”
    “他为什么要留下呀?”
    “据说他不想回去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石田想起了辰吉是个孤儿。“他现在在哪儿?”
    “在教会里。”
    “过后我去看看他。……我应当告诉小姐,温章先生马上就回来。”
    石田时之助跟店员打了招呼,穿过了账房。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