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51)

2025-10-09 评论

    他们的干劲之大,是东印度公司那些穿制服的职员远远无法比拟的。
    报告书里谈到了这些问题。
    “这样下去不行!”巴麦尊心里这么想。
    在英国,最优秀的青年从不到海外去。到远东去的,大多是品质恶劣的人,是走投无路才去的,所以年龄一般都较大。巴麦尊建议墨慈“要录用年轻人”,也是考虑到这些情况,因此墨慈立即看出外交大臣的话中有影射美国的意思。
    打动巴麦尊的心的,不是报告书上罗列的数字,而是美国商人的情况。
    如果仅从数字来看,英国还是十分稳固的,还没有出现阴影,大英帝国的荣誉还光辉夺目。但巴麦尊是个重感情的人,他看到了数字中没有表现出的“阴影”。
    像东印度公司这样一个正规的组织所进行的贸易,本来是符合巴麦尊的贵族趣味的。但是,即使议会批准延长东印度公司的特许期限,他也觉得不能再允许公司垄断对清贸易了。
    这并不是说他对产业上的自由主义已经有了理解,而是他的嗅觉已经闻到了美国可疑的气味。不,他已经感觉到有人正在悄悄地侵蚀“帝国的荣誉”。
    他拿出另一份报告书。
    这是阿美士德号的报告书。他很快地看了这份报告书,然后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来踱去。
    “怎样才能把美国一下子甩到后面呢?”巴麦尊低声地自言自语。
    那些自由的商人,为了追逐利润,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的。由他们来充当贸易战士,肯定要比东印度公司得力得多。
    “但是,完全交给他们是不成的。”
    那么,该怎么办呢?
    其实从派出阿美士德号的时候起,答案早就已经得出了。
    使用国家权力!——武力!
    要打开广州以外的各个港口,就要运用英国的武力。用血换得的权益将会坚如磐石的,那将是美国望尘莫及的。
    那时,帝国的荣誉将会大放异彩。
    2
    马车中的墨慈满面笑容。
    为了能会见外交大臣巴麦尊,他花了相当一笔活动费,但也收到了相应的成效。巴麦尊给墨慈写了好几封介绍信。都是写给曼彻斯特的大商人的。
    威廉?墨慈商会正准备打进远东贸易。它准备以马六甲的金顺记公司为跳板,暗中早已制定了计划。问题只在于资金。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介绍信给它在这方面带来了希望。
    马车正好从东印度公司伦敦总公司的门前经过。
    墨慈从车窗中看到的那座森严的建筑物,使他感到就好像是什么遗迹似的。
    “我能得到这笔遗产吗!?……”他自言自语地说。
    第二天,墨慈从伦敦出发去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这里纺织工厂鳞次栉比,冒着黑烟的烟囱林立。它可能是当时世界上最有生气的城市。
    这个城市在激烈地鼓动着。曼彻斯特每鼓动一次,英国就膨胀一点。鼓动进去的力量寻找出口,发出咆哮的吼声,冲出来的力量可以击毁任何坚固的墙壁,连制造这种力量的人也无法控制。
    曼彻斯特是个庞大的怪物。
    在这里,人们好像在力量这个精灵的命令下行动。
    在这个城市里,到处都在举行###。
    现在正在开展“反谷物法运动”。这个运动将给贵族、地主以最后致命的一击。学者们都出席了这些会议。当时所谓曼彻斯特学派的学者们,作为产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大力提倡自由主义经济。
    这样的政治###一结束,资本家们立即坐上马车,赶到下一个会议的场所去。——那是纺织工厂的股东会议、工资协定会议或组织新公司的发起人会议。
    墨慈来到曼彻斯特后,在这个紧张忙碌的城市里,到处拜访资本家的办事处和住宅,游说远东贸易的好处。巴麦尊的介绍信当然发挥了很大的威力。一个月之后,他就把那些繁忙的资本家邀集到一起了。
    墨慈洋洋得意。有实力的出资人齐集在辉煌的枝形吊灯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