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66)

2025-10-09 评论

    伍绍荣回答说:“想的还是那个老问题。防止公行会员的破产。茂官,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卢继光也有个茂官的名字。
    “浩官,公行会员的营业一蹶不振,你看是什么原因?”
    伍绍荣感到卢继光的语调跟平时不一样,似乎在极力压抑着一种烦躁的情绪。“出了什么事情吧!”他心里虽然这么想,但还用平常的语调答话说:“原因明摆着在那儿嘛。第一、营业萧条;第二、给当官的献款、贿赂太多;第三、从外国商人那儿借钱太多。”
    “是呀,当官的让我们赚一万两,他提前拿去九千两。”
    “可是现在营业萧条,预定的一万两赚不到,只能获利八千两,咱们就要亏损一千两。长此下去,当然就支持不住了。”
    “另外,把从外商那儿借来的钱转给别人去用,这也会垮台的。”
    广州的外商借钱给公行的会员是慷慨大方的。不少会员借来的钱除用于自家的资金周转外,还转借给公行以外的商人。
    茂官卢继光坐正了姿势。伍绍荣从他的样子觉察出,他下面要说的才是他来访的真正目的。
    “当然,现在商情不佳。”卢继光仍然用一种克制的语调说,“我们从外商那里买进大量的印度棉花,市价马上就一落千丈。”
    “货物一多,市价就落,这也合乎道理嘛。”
    “那也应该有个限度。你还记得吗?有一次我们坚持不把进口货投入市场。可是价格仍无好转,我们吃了大亏。”
    “有这么一回事。我记得在购进毛织品时也发生过同样的事。”
    “尽管我们缔结了协定,抱着货物不放,可是上市的货物还是很多。”
    “那是因为手中有存货的人害怕落价,拿出来甩卖。”
    “可是,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那并不是因为害怕落价而抛出来的,而是怀着搞乱市价的目的抛出来的。”
    “啊?”
    “有人知道我们买进了大批的货物,马上就把手中存货统统抛出来,企图把市价搞乱。”
    “是吗!?干这种事情,这家伙首先得垮台。”
    “那是一个垮不了的对手啊!再拿出口的茶叶来说,也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和外商订好出售茶叶的合同,外出采购工作还未部署好,茶价就猛涨起来。”
    “嗯,发生了好几次这样的事,我们吃了大亏。”
    “在这件事上,也是有人知道了我们的合同,包买了所有茶场的茶叶,弄得茶价猛涨起来。”
    “茂官,真的能干出这种事吗?我想那是要有很大的资本啊。”
    “浩官,你仔细想一想,有没有人能干出这种事?”
    伍绍荣吸了一口气,低声说:“连维材……”
    “是啊,恐怕也只能想到他的名字。”卢继光认为对方已领会了自己的意思,点点头说,“他能干出这种事。不,恐怕应该说,只有他才能干出这种事。浩官,现在你该明白了,连维材是有计划地在搞咱们啊!”
    伍绍荣沉思了一会儿。连维材是可以跟公行作对的,不论在资本或魄力上,他都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一会儿,伍绍荣慢慢地开口说道:“我知道连维材这家伙会干这种事。不过,茂官,你有什么证据吗?”
    “我是听厦门金丰茂的连同松说的。”
    “连同松不是维材的异母哥哥吗?!”
    “是。不过,同松跟维材感情不和,所以他才把维材的秘密悄悄地通报给我了。”
    “兄弟不和多么可怕啊!”
    “两人感情不好。不过,同松通过亲戚、朋友的关系,似乎很了解金顺记的情况。听说在包买茶叶、抛售进口货的时候,是利用别人,巧妙地伪装起来了。但是追其根源,据说都是维材指使的。”
    “是么!”伍绍荣的胸中突然产生了一种敌忾心。
    4
    连维材从北方旅行回来后,又跑到武夷山,住在临溪寺里。
    他每年要到这里来休息一次。武夷本是茶叶的产地,这一带有很多金顺记的茶场,在崇安还有一个分店。他兼有视察茶叶买卖情况的目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陈舜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