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贝父子(201)

2025-10-09 评论

    ②指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公元1491-1547年,在位时间为1509-1547年)。
    “我十分钦佩他,”卡克说道。
    “多么直率!”斯丘顿夫人喊道,“是不是?多么魁伟!是个真正的英国人。那可爱的眯缝着的小眼睛和那仁慈的下巴,构成了多么美的一幅肖像啊!”
    “啊,夫人!”卡克突然停住,说道,“可是您既然谈到了图画,那您看前面就有一幅!世界上有哪一个画廊能陈列出这样的作品呢?”
    这位笑嘻嘻的先生一边说,一边通过门口指着董贝先生和伊迪丝两人正站在另一间房间中间的地方。
    他们没有交谈一句话,也没有交换一次眼光。他们胳膊挽着胳膊,但是如果海洋从他们中间滚滚流过,那么他们也不会比他们现在看去那么疏远。甚至他们两人的高傲也各有特色,互不相同,这一点使他们更加格格不入;如果一位是世界上最高傲的人,另一位是世界上最恭顺的人,那么他们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遥遥相隔。他,自负不凡,刚强不屈,拘泥呆板,神色严厉。她,非常的可爱和优美,但却把自己、他以及周围的一切全都不放在眼里;她在眉毛和嘴唇中表露的高傲鄙弃着她自己身上所具有的魅力,仿佛它们是她所痛恨的徽章或号衣似的。他们是多么毫不相配,多么相互对立,多么勉强地被一条由不幸的偶然机会的链条连结在一起,因此不难想象,他们四周墙上一幅幅图画都对这不自然的结合感到震惊,都以不同的表情观察着它。严厉的骑士和武士皱着眉头怒视着他们。一位教士举着一只手,宣告来到上帝圣坛前面的这对男女是对宗教的亵渎。风景画中平静的湖水,在深处映照着太阳,问道,“如果没有其他更好逃脱的途径,难道就不能投水自尽吗?”废墟喊道,“请看这里吧,我们和情意相斥的时代结了婚,现在落得了一个什么下场?”生性敌对的动物在相互残杀,好像成了对他们有教训意义的实例。爱神和丘比德惊恐地逃走了,而那些殉难者在他们的画出的灾难历史中并没有遭受过像他们这样的痛苦。
    然而,斯丘顿夫人看到了卡克先生引起她注意的图画,是那么销魂动魄,所以她情不自禁地有些大声地说道,这是幅多么可爱、多么充满了心灵的图画啊!伊迪丝听到了,回过头来看看,脸孔愤怒地涨得通红,一直红到头发根。
    “我最亲爱的伊迪丝知道我在赞美她呢!”克利奥佩特拉几乎胆怯地用阳伞拍了一下她的背,说道,“我的心肝宝贝!”
    卡克先生又看到了他在树林里出乎意料地亲眼看到的内心斗争。他又看到了高傲的倦怠与冷淡取代了它,就像一朵云似地把它掩盖了。
    她没有向他抬起眼睛,只是命令式地把眼睛稍稍地动了动,似乎招呼她母亲走近她。斯丘顿夫人认为领会这个暗示是合适的,就和她两位陪随的骑士很快走向前去,从那时起就一直走在她女儿近旁。
    卡克先生现在没有什么吸引他注意的东西,就开始谈论图画,并选出那些最好的,指给董贝先生看;这时他没有忘记按照平时熟悉的方式突出董贝先生的伟大身份,并给他调整一下目镜,找出图画目录中现在正在看到的图画名称,以及给他拿手杖,等等,以表示对他的尊敬。说实在的,这些服务与其说是出于卡克先生的主动,还不如说是出于董贝先生的倡议。董贝先生喜爱显示他的权力,他用不很威严,对他来说是随随便便的语气说道,“喂,卡克,请您帮助我一下,好吗?”那位笑容满面的先生总是高高兴兴地遵命照办。
    他们参观了图画、城墙、桅楼守望台,等等。当他们仍然是走在一起的一小群人时,少校正在消化食物,昏昏欲睡,处在默默无闻的状态中;这时候,卡克先生成了个爱交谈和使人高兴的人。最初,他主要是跟斯丘顿夫人攀谈,但是由于那位敏感的夫人对艺术作品是那么欣喜若狂,在第一刻钟内她除了像打呵欠似地大大地张开嘴巴直呵气之外,就不能再做别的了(她说,它们完全是灵感的杰作,这是她之所以作出那种兴高采烈的表示的原因),因此他就把注意力转向董贝先生。董贝先生除了偶尔说一句,“说得很对,卡克,”或“不错,卡克”之外,很少讲别的,但他默默地鼓励卡克继续说下去,内心非常赞许他的行为,因为他认为总得有人说话才好;卡克先生的说话可以说是从母公司分出去的子公司,完全代表了他本人,它可能会使格兰杰夫人感到有趣。卡克先生极为谨慎,从不冒失地直接对那位夫人说话,但是她似乎在听着,虽然从不看他;有一、两次,当他把他那独特的谦恭的态度表现得异乎寻常的时候,那若隐若现的微笑就偷偷地掠过她的脸庞,不像一道光线,而像是一个深沉的黑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查尔斯·狄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