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店,和裁缝业大老死守不放的高级橡木壁板。灰扑扑的古旧装潢风格,截然不同。比较像一般住家的起居室,只是架上塞的全是衬衫、领带、毛衣之类的东西,而不是书。房间内也总会坐着一两个人,互相开玩笑,你损我、我损你一番。后面的剪裁室有音乐传出来。也有痛苦不堪的顾客打电话来,说他有一餐吃得太饱,裤子现在要放大。黑色的伦敦特产计程车,开来拿西装,要送到希斯罗国际机场往洛杉矾、克拉雷治(CIaridges)、杜却斯特(Dorchester)的飞机。各家业务代表到店里来,谈个5分钟他们卖的羊毛料,亚麻布、喀什米尔毛料和皮料,再待上半个小时喝杯茶。这地方一点也不吓人,而这可是由我这个非常好吓的人说的哟。
海华这个人就和他的店一样,一派轻松。裁缝师大部分都爱穿十全十美的成套西装,讲究到那样子看起来不像个真人。海华则不然,他穿得大方帅气,选的衣服显然都能充分应付正常的肢体活动。(有些英国的裁缝师傅,直到今天都还念念不忘他们18世纪军服的老传统,结果,他们的西装只有在立正的时候才真正合身。)
下一件美好的意外,就是你从头到尾都不会感觉到有人正在你身上搜索服装上违法犯纪的事情。你去试穿的时候,大可身着短裤和夏威夷花衬衫,也没人会抬一下眉毛。我有次便看见一位顾客,只穿着衬衫、领带。外套在喝他的咖啡,长裤则在后面房间里面烫。在这样的气氛里,你不觉得自在也难。因此,订制一套西装的过程,也就还其本来面目——也就是无拘无束、和善亲切、不慌不忙。情形多少是这样子的。
你第一次去大概要花上一个小时。大部分时间是在和海华聊天。到了卷尺终于出现时,他对于布料和剪裁已有了腹案。除非你自己有很明确的要求——大部分的人都没有的啦——否则,通常是最好听从他的意见。毕竟得有个人为这套衣服作主,而他在这上面绝对比你行。
他带你去里间量身。这过程就和任何要量腰围的事一样,一点也不伤人,因为,现在你们正一路在谈板丝呢、法兰绒、凸起缝线、开边叉、隐藏式小口袋等等优缺点,以及最私秘的一件事情——你的生殖器要摆在拉链的左边还是右边。用裁缝的术语来说,就是要往左边还是右边穿,然后视需要在一只裤管里多留些位置。那你就想象得到了,有这么多事情在忙,你才没工夫去注意有什么叽哩咕啃的指令记在笔记本里。量身这场酷刑根本就不痛不痒。
量身量好了,布料选好了,样式谈妥了,就把一切交给海华去打理吧。打版和剪裁都由海华亲手进行,拼缝则由他的助手进行。整套衣服都在店里做成。(事实上,由于当过学徒,海华可以一人亲手做出一套酉装;这在现在已十分罕见了,将来只会更罕见。伦敦西区现在只有四位裁缝学徒,这在以前是成百成百来算的。)
过了一个月左右,你再回来做第一次试穿。除非你事前知道会怎样,否则准把你吓一大跳;因为你才刚开始要对镜子里的自己,偷偷投以赞美的眼神时,却见海华像饿虎扑羊一样扑将上来,含了满嘴的针,一把扯掉外套的袖子。接下来的好几分钟便是一团混乱,只见海华又是调整、又是插针,用粉涂在这里、那里胡乱写些鬼画符,之后才往后一站,像个大雕刻家一样,对眼前一块尚未完成但可望会十分出色的大理石作品,投以端详的眼神。最后再突然挥笔鬼画一下,你就和你的西装分道扬镖了,下一次试穿时再见面。这套西装现在要再整个拆开来,把接缝烫平,依粉涂标记的秘密指令调整一番,然后再拼起来;这时就是以精工手缝进行最后的工程,在衣服上留下难以察觉但明明白白的订制手工西服记号。第二次试穿,便是要看看哪里还有鼓起或绉褶阴魂不散没处理到。(全部的过程约需六个礼拜左右,往后继续订做时,时间会缩短。只要海华要去纽约或洛杉矾,皆可顺道做非正式的送货服务。他抵达时通常会手提20套西服,要送给他在美国的客户。)
之后,这套西装便全归你所有了。你甚至不必照镜子。你会觉得很合身,很舒服。你唯独感觉不到——这是新衣。垫肩小到不能再小了,胸前也没有又硬又难受的衬垫,硬撑得许多伦敦股票经纪人,活似细条纹花样的标本鱼。这并不是说你的西装——套句目前流行的话——是“不立体的”。西装翻领一定有十分优雅、几乎是丰腴的翻边。肩膀部位套得平平顺顺的。颈背处伏伏贴贴;裁得不好的西装在这里老是会有一道隆起。袖口的扣子一定可以解开;扣子本来就是应该可以解开的嘛。左侧的翻领后面会有一个小环,可以勾住插在钮扣孔中的康乃馨花梗。换言之,这西装是非常立体的,但也非常舒服。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彼得·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