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品味(9)

2025-10-09 评论

    在一夕之间叫一样东西或是家具老上好几十百岁——就是“折磨”它啦——这本身就是一样艺术,而这行刑高手光靠生锈的铁钉、粗硕的轻石,还有煤灰和蜜蜡搅和起来,便能做出这种神奇的特效。还有更神奇的呢,原来三只脚的椅子会突然冒出第四只脚;原来满脸青春痘疤的镶嵌细工,会突然重现光滑的娇容;原来给侏儒做的桌子,会突然长大成大人的高度。
    当然,你不免会碰到个爱泼冷水的家伙,老想贬低这些伪造复古的宝物。我们每个人一定至少认识一位这样的人物,自封为大内行,其于人世的使命便是要告诉你,你买到假货啦。一边摇头慨叹你怎么这么笨,一边仔仔细细告诉你,你怎么笨到看不出来这个、那个的。这东西不坏,他会说,但算不上是真古董。但是啊,那又怎样?有什么关系吗?若这东西你看了喜欢,造假的手法又很高明,谁管这真的、假的?你买这东西是要在生活里用,而不是要卖。这种无所不知的古董专家都是公害,该关在大都会博物馆的最里面,研究前哥伦布时期的澡盆。
    偶尔也会有反过来的情况,真品被当作是三夹板制品一般视若敝履。我有一次在曼哈顿的古董店,就碰见一位室内设计师,带着他的客户来到店中。(我看出来他是室内设计师,是因为他一进门,10分钟之内就轻松花掉好几千块美元。)看着看着,他停在一具非常漂亮的15世纪橡木餐桌前面——绝对是真品,保存的情况非常好,是一件稀世珍宝。他听了价钱后毫不在乎,说,“我们要买这桌子,但你要把两只脚连跟锯掉,这样才塞得进壁凹里当早餐桌用。”
    古董商大吃一惊。我不想看一个人和良心挣扎的模样,所以没有留下来看他是卖掉了桌子呢,还是他的原则战胜了一切。我个人喜欢古董能用,而不是供起来;但我还是很想知道,做这张桌子的人,若是知道他的作品被截肢,塞在角落壁凹里当早餐桌,不知作何感想。
    多年来,我有兴趣的古董种类繁多,我是什么都爱,但什么都不精。我爱过齐本德尔(Chippendale)的椅子,中国瓷器,厨房用品,雕花玻璃,乔治时代的橱柜——除了艺术作品之外,几乎无所不爱;这艺术作品自成另一定价过高的领域。我虽然向往作个收藏家,但不幸我发现上苍并未赐予我该有的能耐。我受不了生活里有东西,在经过时得蹑手蹑脚绕过去,也几乎不敢碰它一下。我喜欢椅子就是可以坐的,桌子就是可以在上面吃东西的,玻璃杯就是可以拿来喝水的,床就是可以往上面砰然倒下的,而不必觉得我是在亵读宝物,或是可能破坏东西以致破产。我现在用的家具和物品,几乎全是坏不了的,或是容易换新的。很老,大概吧,但很坚固。我对脆弱是敬谢不敏的。
    另外还有一件事,也是我敬谢不敏的,而且,你若只是个还过得去的百万富翁,那你也该敬谢不敏:那就是时麾的拍卖会。
    那些身着貂皮大衣,手臂夹着精装目录走进大拍卖会场的人,非你我者流。他们可能是高级的古董商,也可能是代表基金会出面的职业投标客,要不就只是A级的红顶商人,但他们全都有一样共同点:银子多多。一堆银子多多的人碰在一起,在竞标过火的气氛里,不出几秒就会把价格哄抬到九霄云外。假如你因为好奇,胆敢出席这种一掷万金面不改色的砸钱狂欢会,想要见识一下,那你就应该遵守一条金科玉律;把手坐在屁股底下。只要一个不经意抓了抓耳朵,可能就会叫眼尖的拍卖官逮个正着,之后,你就会发现有一个12世纪的放血杯(hieedingcup)和一张面额大如抵押贷款的帐单,送到你跟前来。你还是买新艺术风格的衣帽架比较保险

    蒙古的冬天又冷又干。寒风在永冻地层上盘旋咆哮,慢跑这件乐事是此地人不敢领教的;这里的人大部分必须定时小啜几口甜酒及热牛奶,以免整个人冻成冰柱。这里之冷,足以把露在毛毡帽子外面的耳朵冻得掉下来。
    尽管如此,蒙古却还是有些原住民,就是靠这零下的气温发达起来的。空气里凛冽、刺骨的严寒,他们丝毫不以为意,因为,他们其实就是走来走去的毛线衣。从鼻子到蹄子,全包在自然界效能最好的抗冻物质里,等于是完全与冷绝缘。你绝对找不到有蒙古的喀什米尔山羊会发抖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彼得·梅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