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鬼阿曼德(112)

2025-10-09 评论

  我什么也不知道,只是将从处女颈项上攫取的项链熔铸为我金色的指环。我贪婪的偷窃的十指扯下牺牲品的钻石纽扣;一座座玫瑰园相继荒芜。
  我发展壮大这座吸血鬼剧院,长达八十年之久——尽管公众对我们这貌似轻佻病态的娱乐报以喧闹的反对,我们还是以令人惊异的适应能力经历了大革命的暴风骤雨——直到这座剧院消逝之后很久,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凭着我那静默,潜伏的天性活到了二十世纪末期,并以我孩童般的面孔欺骗我的对手与可能的敌人(尽管我绝少认真对待他们),以及我的吸血鬼奴隶们。
  我是那种最糟糕的领导者,只是漠然而冷酷地在每个人的心中植下恐怖,决不费心去爱他们。我维持着吸血鬼剧院,直到那一天,莱斯特的孩子路易流浪至此,想要找寻他那傲慢自大的缔造者从未告诉过他的那个古老问题的答案:我们吸血鬼从何处来?是谁创造了我们?
  啊,不过在我大谈起那个著名的,无可抵挡的吸血鬼路易,以及他那小小的优雅情人,吸血鬼克劳迪娅之前,让我先来说一件关于我的小事情,它发生在十九世纪初的岁月里。
  这或许什么意义也没有;或者这会出卖了另一个人秘密的存在。我不知道。我把它讲述出来只是因为这件事与一位在我的故事中扮演了戏剧性角色的人物恍惚(如果不是确实)有关。
  我不能记起这件小事究竟发生在哪一年。大约就是在肖邦那可爱的,梦幻般的钢琴曲在巴黎风行一时的时候,也就是乔治·桑的小说风靡一时,或是妇女们脱下纤弱挑逗的帝国时代的长袍,转而钟爱古老的银版相片上经常见到的巨大沉重的上衫与细腰的塔夫绸长裙的岁月里。
  用现代的话来说,那时候我们的剧院正在迅猛发展。作为经营者,我对那些剧目已经感到厌倦。于是,在一个夜晚,我孤身一人在巴黎郊外的一个森林里漫步,附近有一个灯火通明,笑语喧哗的农舍。
  正是在那里我遇到了另一个吸血鬼。
  我一眼就看到了她。她沉静,身上并不散发香气。带着近乎神圣的优雅,她从野生的灌木丛中走出,以纤细苍白的双手拉住她垂落的披风与丰盛的长裙,她的目标正是那灯火辉煌,隐约可见的窗口。
  几乎是和我同时,她也发现了我的存在;并对我的年龄与力量大吃一惊。她一动不动地矗立在原地,并未转过头来。
  剧院里面那些恶毒的吸血鬼演员们坚持他们有权处置游离于组织之外的家伙或其他入侵的不死者。经历了多年迷惘的圣徒岁月,我这个领导对此并不加以制止或谴责。
  但我并不想伤害那个生灵,只是漫不经心地以法语发出了警告,我的声音温柔而轻松。
  “你侵犯了他人的领地,亲爱的。我有言在先,太阳升起之前为自己找一个更安全的城市吧。”
  人类的耳朵是听不到这番话的。
  那个生灵并无做答,当她垂下头颅时,塔夫绸的兜帽随之垂落。她转过身来,透过不远处窗口里射来的大束金色辉光,我看清了她。
  我认识这生灵,我认出了她的面孔,我认出了她。
  在那个可怖的瞬间——决定命运的瞬间——我感觉到她并没有认出我,我的头发已被修剪为时髦的短发,穿着暗淡的长裤与僵直的外套,在这悲剧性的时刻我仿佛是一个男人,不再是她所认识的那个倍受宠爱的孩子。她再不能认出我了。
  我为何不叫喊出声?比安卡!
  但我无法理解,无法相信眼前的一切,我的双眼所见的一切即便是真实的,也无法让我那业已迟钝的心房激荡起来。是的,塔夫绸兜帽与金色的头发衬托着的,正是那张精美的椭圆面孔,和过去那些日子一模一样。那正是她,在我接受黑暗禀赋之前和之后的岁月里,她的面孔曾蚀刻在我高热的灵魂。
  比安卡。
  她离去了!在不到一秒钟的短暂时间里,我看到她大而机警的双眼,带着吸血鬼的戒备,比任何人类的眼睛都要急迫和富于威胁性。她的身影消失在树丛里,远离了这片郊区,远离了我所能够触及的范围。我缓缓地摇着头,对自己喃喃地说:不,不可能,不,当然不,不!
  后来我再也没有见到过她。
  我不知道那时候出现的吸血鬼究竟是不是比安卡。但在此刻,就在我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从灵魂深处相信,我从我那已经得到治愈并且重又怀有希望的灵魂深处相信,那正是比安卡!此时我可以在心中勾勒出那个夜晚,她在树丛中向我转过身来的画面,此外还有一个细节让我坚信那正是她——那天晚上,她的金发中编有珍珠。啊,比安卡是多么喜爱珍珠,她多么喜欢把它们编在头发里面。我在农舍的灯光之下清晰地看到了它们,那些细细的珠串,围绕着她的金发,掩映在她兜帽的阴影之下——那正是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佛洛伦萨美女的形容,面颊上吸血鬼的精美苍白如同以FraFilippoLippi的色彩装扮而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安妮·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