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那些都简单,我的朋友。但我们必须打听一下这些女士们住在哪里。”
打听路的方向很容易,但有时使人迷惑难找的是一连串的小路很难辨认。特利普姐妹的闺宅原来是一座封建如画的农舍——建筑如此的古老和象画一般的美丽,以至于看上去好象随时都有可能倒塌。
一个大约十四岁左右的孩子打开了门,她费劲地将自己的身子紧贴着墙,让出足够的地方好让我们进去。
屋子内部结构全是古老的栎木梁——里面有一个大壁炉,窗户很小,小到透过窗户很难看得清楚外面的东西。家具有意识地做得很简单——这家的主人只用栎木制品——木碗里放有很多水果,墙上挂着很多照片——我注意到,大部分照片都是两个人的,但拍照的姿势不同——常常是鲜花紧贴胸部或者拿着意大利麦秆编的大花草帽的姿势。
准许我们进屋的那孩子嘟哝了几句就不见了,但可以清楚地听到她在楼上讲话的声音。
“有两位先生要见您,小姐。”
一阵嘁嘁喳喳的女人说话声,接着又听到开门声和裙子拖地的沙沙声,一贯妇人下了楼,泰然自若地向我们走来。
她四十多岁,快五十了。她的头发从中间分开,梳成圣母玛利亚的发型;褐色的大眼睛稍有点突出。身穿有枝叶花纹的平纹细布衣服,使人联想到那奇特的化装服饰。
波洛迎上前去,举止潇洒。他说:
“很抱歉,打扰你了,小姐,但我目前处境确实很难办。我到这里来找一位妇人,可她已经离开马克特-贝辛镇了。别人告诉我说,你肯定知道她现在的地址。”
“真的吗?那是谁呢?”
“劳森小姐。”“哦,明尼-劳森。当然啦!我们是最好的朋友。坐下吧,先——生——,你们怎么称呼?”
“我叫波洛提——他是我的朋友,黑斯廷斯上尉。”
特利普小姐对介绍表示感谢,然后就开始忙乱开了。
“请坐在这吧——不,你们请——真的,我自己总是喜欢坐直靠背椅子。现在你们坐得舒服吗?我亲爱的明尼-劳森——哦,我妹妹来了。”
一阵开门声和沙沙的响声后,又一个妇人加入到我们之中。她身穿绿色方格花布衣,这身衣着给十六岁的女孩穿倒满合适!
“这是我妹妹伊莎贝尔——这是波洛特先生——和——霍金斯上尉。伊莎贝尔,亲爱的,这两位先生是明尼-劳森的朋友。”
伊莎贝尔-特利普小姐可没有她姐姐那么丰满。实际上,可以把她描绘成骨瘦如柴。她把美丽的头发梳成很多凌乱的发卷。举止象受过熏陶的女孩子,很容易便可以认出她就是相片上那个拿花的人。现在,她双手紧握,十指交叉,向一个感情激动的姑娘似的,她说:
“多么令人高兴啊!我亲爱的明尼!你们最近见到她了?”
“好几年没见了,”波洛解释说,“我们出版的失去了联系。我一直早旅行。这就是为什么当我听到我的老朋友洪福降身时,感到又惊奇,又高兴。”
“是的,确实如此。她应该受到这种报答!明尼这种人太少有了。她那样单纯——又那样诚挚。”
“朱莉娅。”伊莎贝尔叫道。
“怎么了,伊莎贝尔?”
“那个字母P多清楚呀!你记得昨天晚上扶乩写字板,总是划出P字。这预示着准有一个客人从远方来,他的第一个字母是P。”
“是这样的。”朱莉娅赞同地说。
两个女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波洛,又高兴,又惊愕。
“写字板不说谎。”朱莉娅小姐轻声地说。
“你对神鬼之事感兴趣吗,波洛特先生?”
“我没什么经验,小姐们,但——象任何常在东方旅行的人一样,我不得不承认,有许多事人们不理解,而且也不能用自然法则来解释。”
“太对了,”朱莉娅说,“实在太对了。”
“东方,”伊莎贝尔嘟哝着说,“那是神秘和神鬼之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