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闹不清楚他们是否吵过架了。他们彼此之间很少讲话。他觉得,姑娘看上去忧虑不安。在她的眼睛周围,也现了黑晕。
下午两点半左右,列车突然停下了。人们一个个地从窗口伸出头去。有几个男人聚集在在铁轨一旁,朝餐车下面的什么东西看着,还用手指指点点。
波洛探出身子,向匆匆走过的列车员问了几句,那人作了回答,波洛缩回脑袋,一转身,几乎和站在他后面的玛丽?德贝汉小姐撞了个满怀。
“出了什么事啦?”她用法语问道,呼吸颇为急促。“为什么停下来?”
“没什么,小姐,餐车下有会么东西烧着了。不严重。已经扑灭了。现在他们正在修复损坏的地方。我向你保证,没有危险。”
她作了一个有点儿粗暴的手势,仿佛她是把是在把有危险这种想法,当作无关紧要的东西,挥到了一旁。
“是的,是的。这我知道,可是时间!”
“时间?”
“是的,这会误了我们的时间。”
“这有可能──是的。”波洛表示赞同。
“可我们耽误不起呀!这列火车预定六点五十五分到达,可人家还要渡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得在九点以前直上对岸的东方快车。要是拖延了一、两个小时,我们就会赶不上那趟车的。”
“这有可能,是的。”波洛承认。
他好奇朝她打量着。她那只握着窗条的手有点颤抖,她的嘴唇也在哆嗦。
“这对你关系十分重大么,小姐?”他问道。
“是的,是的,十分重大。我──我必须赶上那趟车。”
她离开了他,到过道上去和阿巴思诺特上校交谈去了。
然而,她的担心是多余的。十分钟以后,火车又开动了。抵达赫梯巴沙时,只晚点了五分钟后其它时间已在途中抢回来了。
博斯普鲁斯海峡风浪汹涌,波洛先生无心欣赏这次横渡。他和坐在汽艇上的旅伴未再见面,顾自走了。
到了格拉塔大桥,他就乘车直接去托凯琳旅馆。
在托凯琳旅馆,波洛要了一个带浴室的房间,接着就朝看门人的写字台走过去,询问是否有他的信件。
有他的三封信,还有一封电报。看到电报,他的眉毛略微扬了扬。这是意想不到的。
他用他那惯常的灵巧、不慌不忙的姿势,拆开了电报。印刷体的字特别清晰醒目。
“你在凯斯纳案中预言的发展线索意外出现请即回。”
“真讨厌,”波洛恼火地嘟哝了。他朝时钟瞥了一眼。
“今天晚上我得继续上路,”他对看门人说。“东方快车什么时候开出?”
“九点,先生。”
“你能给我订一个卧铺吗?”
“没问题,先生,在这种时令不难订到。列车几乎是空的。要头等还是二等?”
“头等。”
“好的,先生。你打算到哪儿?”
“到伦敦。”
“好的,先生。我将为你购到一张去伦敦的车票并在伊斯坦布尔──加来车厢上预订一个卧铺。”
波洛又朝时钟瞥了一眼。已经是七点五十分了。
“吃饭来得及吗?”
“不成问题,先生。”
小个子比利时人点点头。他去退了他原来预订的房间,随后穿过门厅,朝餐厅走去。
当他正把菜单交给侍者时,一只手放到了他的肩上。
“啊,老朋友!这真是想不到的高兴事儿!”一个声音在他背后响起。
说话的是个矮胖、上了年纪的男人,他的头发剪得象把刷子。他正快活地微笑着。
波洛忽地跳了起来。
“鲍克先生。”
“波洛先生。”
鲍克先生是比利时人,他是国际客车公司的董事,多年以前,就和这位前比利时警方的知名人物相识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阿加莎·克里斯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