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朱剑夫朗声道:“诸位越说我越糊涂,是非曲直,自有公断,若依在下愚见,不如暂时作罢,这笔帐,留待以后再算。”朱剑夫另有用意,在场诸人都是老江湖了,焉有看不出的?但朱剑夫所说亦有理。大家心里明白,这件事,绝非他们几人所能了结,故都迟疑不决。
惟有乌蜂帮势单力薄,如再搏斗,必难付好,正好借此下台阶,于是,金大谋冷冷说道:“好!这笔帐我们留待以后再算!”当当!当当!寺院里钟声齐鸣。大家知道和尚们即将开始早课,又见乌蜂帮之人已走,众人也相继离去。一场风波,旋又平静下来。
斌儿在屋里,嘘了口气,又摸着爬上床去,刚才的一幕与他的关系太大了,他如何睡得着?既然和尚们已开始早课,自己索性也不睡了。草草洗把脸,径奔城西去了。当斌儿中午返回白沙寺时,还在想是否见见曹知仁,然后托他引见万道元。他一时委决不下,也无心在殿上为香客解签,信步走到后园,拣了一株大树,靠着树干坐下,望着浮云,痴痴呆想。不知过了多久,忽地由方丈室传出一个洪亮的声音,这声音很熟,于是他起身闲步,装做无所事事的样子,踱到离方丈室较近的一株树前,他又靠着树干坐下,闭目假寐,想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只听那洪亮的声音道:“师兄真好定力!昨夜窗外一场打斗,竟能不闻不问,真令小弟佩服。”老方丈灵空长老道:“师弟休要取笑,我不问江湖事已十多年,虽未致清心寡欲之境,但不如此,又何谈修心养性?再说,如让他们知道灵空就是二十年前的铁棋镖龙去德,他们能让我安静的念佛参禅吗?昨夜,早见师弟到来,所以干脆偏劳你了。”那人又道:“我若不是怕那些魔崽子摸清你的底蕴,我才不管呢!”灵空长老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还是我佛有灵,让师弟及时赶来,不然,恐怕我老和尚又要卷进这是非圈!但师弟此来竟然如此凑巧,想必不是专为着我老和尚吧?”
那人笑了一声道:“不瞒师兄,小弟此次南来,也是听说归藏秘笈在武汉出现,故来一探究竟。虽不奢望获得,却想开开眼界,究竟这秘笈如何神奇,数百年来,武林人士不断寻觅?师兄见闻渊博,对归藏秘笈底蕴必定知道,说出来,也让小弟增些见闻。”
灵空长老道:“我也不甚清楚,就是师祖也没见过,师父听前辈们说,三百年武林中一僧一道,号称武林双绝,功参造化,学究天人。这一僧一道,各居南北,本不相识,两人均已年过百岁,不知怎的,忽然耄兴勃发,相约峨嵋金顶印证武学。斗了三天三夜不分胜负,相互佩服对力武学精湛,并掐算出百年后武林大劫,为了挽此劫运。于是合二人功力智慧,共同钻研,参透天地星辰,四时自然变化,依拓归藏易理,创了一种步法。这步法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定名归藏步。这步法一旦使出,哪怕对方武功再强,轻功再高,也无法碰到一根毫毛,这两位武学大师胸怀广阔,不愿私传本派,只将步法绘在一张小绢上,这秘笈流传与何人,就不得而知了。”
斌儿在窗外听得眉飞色舞,高兴万分。心中正自得意,却又听那人说道:“如此大事,发生于师兄之处,究竟真相如何,想师兄定有见解!”灵空长老哈哈笑道:“我和尚只知日伴红鱼青灯,但求六根清净。唯恐烦恼不去,何敢再寻烦恼?倒是师弟老远跑来,必定有所耳闻。”
那人缓缓说道:“江湖上传说纷纭,莫衷一是。有说嵩山掌门二弟子,偶然经过龟山,发现一棵大树年老根松,忽然倒下,地上露出一个大洞,好奇心起,即下洞察看,在里边捡到一个青玉盒子,面上赫然刻着归藏秘芨四个钟鼎文。打开一看,里面一张绢帕,他怕被人发现身怀异宝,遂将绢帕往怀里一揣,掷掉玉盒离去。”说至此,略微一顿,又道:“无巧不巧,他后面躲着丐帮三老的铁脚万道力,随即上前抢夺,失手将对方杀死。但连秘笈尚未看得一眼,却又碰上乌蜂帮小魔程刚,率领五个弟兄围攻。结果五个弟兄全死在万道力手中,程刚负伤逃窜,万道力亦身受重伤。第二天,有人发现万道力死在破庙里,死状极惨。后又传说秘笈落在丐帮手里,是交给一个小花子拿走。又有人说,秘笈落在乌蜂帮手中,万道力与和尚二人,均死在乌蜂帮手中。究竟真相如何,就很难说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