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秦记(1070)

2025-10-09 评论


    △△△△△△△△△

    霜寒露重,青石岭的早晨,透着沉沉的寒意,对赶路的行旅来说,实在不是一个好的天气。

    韩立率领数十名随从,绕过宁秦城外的西楚军营,翻上连绵的山脉,到了青石岭,从这里向东,虽然路途遥远,山路难行,但可以避开西楚军,算起来应该是一条比较安全的行军路线。

    冷冷的风袭来,让韩立禁不住打了个寒噤,想到发生在咸阳城中的一切,他的心里更添一股冰寒。

    虽然他没有亲历晋见仪式,但凤阳、凤栖山、凤不败等人的死让他意识到大汉王朝的真正实力,此行能够不死,他已觉得这是自己最大的侥幸了。所以当萧何请他连夜上路时,他没有一丝的犹豫,当即带人自相国府的一个秘道潜出,踏上了归途。

    一路行来,他始终觉得有人在跟踪自己,等到他派人往回搜索时,又没有发现丝毫的动静,他不由暗自好笑,觉得自己已成惊弓之鸟,大有草木皆兵的味道。

    “到了前面的树林,大伙儿歇息一下,再赶路吧。”韩立望着前方的那片密林,又看看自己随从一脸的倦意,不由吆喝了一声。

    那数十名随从闻声无不欢呼起来,这几天没日没夜的赶路,就是铁打的人都经受不住,何况他们?是以加快脚步,不一会到了林间,纷纷躺倒一地,根本不想再动。

    韩立本想吩咐几人担负警戒,看到这种情形,又想到这里山高林密,人迹罕至,料想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便也并没有强求,只是一个人斜靠在一株大树上,怔怔地想些事情。

    他想得很多,最挂念的还是韩信的安危。自韩信受封淮阴侯来到江淮,他就一直追随着,成为韩信门下十大战将之一,亦是韩信少有的几个心腹亲信,其剑法曾经得到过韩信的亲传,虽然两人的年龄相差不大,但在韩立的心中,却将韩信视为自己的主子与恩师。

    他人在江淮之时,一直以为凭着江淮军现有的实力,纵然不能得到天下,至少也可与西楚、大汉三分天下,可是当他踏入咸阳时,才发觉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且不说江淮军与从来不败的西楚军相抗衡,就是与刘邦的大汉军也足以让江淮军难以抵挡,他不得不佩服韩信坐镇江淮,静观其变的策略。

    其时的江淮军共有三十万人,其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未经一战的新兵,虽然韩信在练兵上颇有一套,但临战经验是无法传授的,只能靠士兵自己去战场上一刀一枪地积累。韩信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不敢冒然将自己的兵力投入到战场上去,即使违背了与刘邦共同出兵的约定也在所不惜。

    然而随着刘邦夺下关中,楚汉相争正式开始,韩信明白,如果自己再采取静观其变的策略,一旦楚汉相争有了结果,无论胜者是谁,他们都会将矛头指向自己。于是,当刘邦派人要求结盟时,他迅速作出了决断,决定晌应刘邦的号召,共同对抗项羽。

    这绝不是韩信一时冲动所作出的决定,而是在他分析了天下形势之后才定下的作战方略,其中也包括了他自己的如意算盘。他认定,楚汉之间一旦开战,项羽的后方空虚,必然无暇顾及与江淮相邻的齐赵等地,自己正可趁机攻占,扩张势力,同时又与大汉军形成一东一西相互呼应的态势。

    韩立身为韩信的心腹,自然了解韩信打的这个算盘。他还深知一点,韩信之所以不敢公然与刘邦作对,很大程度上还是为了凤凰,否则,韩信也不会孤身犯险,千里迢迢地赶到咸阳来了。

    他正一个人怔怔地想着,突然听到了一种让人心惊的声音,他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完全是出于本能地翻身,拔剑!整个人一下子如蛇般滑向树后。

    “嗖……嗖……”弦响之后,劲箭若蝗般自一片草丛中飞出,带着风雷之声,扑向倒卧在地的那些随从。

    事发突然,那些随从哪里会想得到在这深山老林中还会遭到敌人的袭击?等到明白是怎么回事时,人员已折损大半,剩下的十数人早已拔出兵刃,同时向韩立靠拢。

    能够跟随韩立前来咸阳的,都是训练有素的精英,对付突发事件都有一套完整的应对策略。然而,他们显然遭遇到了更强的对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