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平天六术”在今天人们的眼中,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而且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空灵子便是一位有识之士。
空灵子似乎就是为武学而来到世间的,他对武学的领悟力、接受力高得不可思议。他没有拜过师,但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是名满天下了。
因为他在见识各门各派的武学时,他的目光所及,看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这种武学的整体,以及蕴涵于整体之后的灵魂。
他坚信,任何武学都有它的灵魂。
也正因为如此,武功才有正邪之分。否则,同样以杀人为目的,又怎会分出正邪?
他这种独具一格的领悟力,使他的武功进展快得不可思仪。
时间久了,他发现天下武学在繁乱复杂的背后,定是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而这种共同的东西,才是武学的核心、精华!
他不由联想到那个传说一般的故事。
不管别人信与不信,至少,他已开始相信这个传说他决定要找出隐藏在天下无数武学背后的共同东西。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武学的执着己到了一种“尊敬”武学的份上。
他不能忍受武学再受到世人自以为是的蹂躏。
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投身于玄道门中,因为求道者的思维最为直接简朴。
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他所最需要的。
以道家之思维方式,加上他对天下武学的独到领悟剖析能力,空灵子花了五十年的心血,终于将天下武学融为一体!
一切无关紧要的枝枝叶叶都已不复存在了,而剩下本质的东西仍是被他一遍又一遍地删除!
五十年的时间,他深居简出,江湖中人已完全忘记了这位在五十年前曾叱咤江湖、风云一时的年轻人!
年轻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没有人会想到他以五十年心血完成的将是对整个武林的命运都有深远影响的研究!
空灵子完成此事不是为了自己,所以他收了六名弟子。因为苦心钻研,所以他对六名弟子的管教约束并不很多,他没有想到恰恰是这一点,铸成了日后的苦果。初收六徒时,六徒年纪都在六七岁间,待到空灵子悟透天下武学,将各种武功融为一体时,他们已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了。
就在他收下六徒的第二年,为了了解西域武学的特征,空灵子出了关外。也就是那一次,他在一片茫茫无垠的牧场上拾到了被人遗弃的牧野笛!
那时,牧野笛只有几个月光景大小,就那么孤零零地躺在荒野之上,身边还有一管骨笛。
空灵子收养了他,并将他当作自己的第七名弟子,因为他比其他弟子要小上七八岁,所以空灵子对他的管束倒相对多一些。
空灵子将自己悟出的武学著成剑、刀、拳、内力、暗器、内功心法等数部经典后.决定亲自闭关修炼这六种武学,以探明自己所钻研的是否真的能付诸于实践。而且他相信要将这六种领悟而成的武学真正完全发挥,只能先由自己体验一次,才能找到其中的缺陷,加以弥补!
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一件简单易行之事,甚至可以说是颇为危险。因为一个肉体之躯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他已穷斥半生心血方著出六部武学经典,其一身所消耗的心智精力可想而知,否则以他的武功,又怎么会苍老得如此快?
而今要把领悟出来的东西通过自己将它变成真正可行的武学,这其中的艰难曲折自是可想而知。
天下武学融为一体,每一招每一式都已是惊世骇俗,越是高深至极的武学就越难以驾驭,稍有不慎,只怕会自伤其身:
为了不使自己的心血付诸东流,空灵子在闭关之前对年长些的六徒吩咐道:如果他闭关之后三年未出,六徒便需把六部武学经典公之于众!
众徒自是唯唯诺诺,连声答应。
空灵子这才闭关不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