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妖(4)

2025-10-09 评论

    ※※※

    他的这个长辈名字叫作吴诚,年轻时曾在少林寺出过家,当过许多年的和尚。

    听吴诚自己说,他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在他出家以前,俗家姓黄,祖籍是广东。

    为他接生的大夫曾有一次告诉他说,他生下来时,是右手先着地的,原以为他和他母亲肯定都不能活了,没想到母子都意外的活了下来。

    另外,他一生下来头顶上就有明显的胎记,不论怎么看都像是和尚的戒疤,两排直列,很清楚。

    他的父母亲在他三岁时,带他到广卅游玩,遇到了一个会相术的老人。

    那个老人对他们说:吴诚的上辈子是位有德高僧,原本可以得道升天并列仙界的,但是因为他有一任务未了,尽管前世修业功深,也不能修成正果,所以今世必须再投凡间,了却这个任务之后才算功德圆满。

    吴诚在少年时身体健康情况非常不好,也不知是什么原因。他的父母替他请了许多医生,但是都对他的情况无可奈何,甚至还有医生说他活不过十五岁。

    所以,吴诚的父母亲便决定将他送往福建少林寺出家,一来是相信了看相老人所说的话,二来则是认为在福建少林寺学习武艺也有强身之用。

    在他六岁那年,便由父母送到了福建少林寺出家。

    福建少林寺是嵩山少林寺的分支。而嵩山少林寺真正知名,是由印度高僧达摩大师传授武艺而起。

    当时达摩大师在少林寺传授了罗汉十八手拳技、易筋经和洗髓经等健康操和养心法,再经过多年演变,才成为既是搏技又是养身的武艺。(注:少林寺在史籍上记载,为北魏孝文帝在距今约一千五百年前在嵩山所建立。达摩祖师是开寺后二十多年才到达嵩山的。许多人误以为嵩山少林寺是达摩祖师所办,其实并非如此。而少林寺的拳技也非完全来自达摩,在达摩祖师到少林寺之前,便已有了多种拳法和健康操。)

    元朝时,蒙古人为了防止汉人集结势力,严禁百姓携带武器,于是中原武术衰微,连少林寺也无法避免。所以在元朝时,少林寺的拳法有许多便已失传,僧人的武艺功力也大不如前。

    这情形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少林高僧觉远禅师因痛惜少林寺武术衰微,于是走访各地武术名师,砌磋学习,花费了多年时间和心血,才将少林寺渐微的武术重新振起。

    但是,这种好日子对少林寺来说,却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当吴三桂藉清兵之力赶走李自成之后,入关趁机做主的满清,依然忌诲汉族,不但以满族统治汉族,还颁布蓄发令,要求汉人一律剃发蓄辫。这对那些忠于明朝的学者和武人来说,无疑是比杀了他们还严重。

    不过蓄发令中也规定:僧侣、道士和妇女可以留全发。因此,一些心怀明朝的有志之士,便乔装僧侣和道士躲进乡野,企图等待机会反清复明。

    少林寺也因为这个缘故收纳了许多来自各地、乔装成僧侣的志士和武术名家。

    康熙登基后,对汉人的警戒更是严格,对于少林寺收纳叛逆的情形也免不了传入康熙耳中,所以,少林寺就成为清军急欲整肃的目标。

    到了雍正即位,便对少林寺展开正式的清剿,在雍正领导与策画下,对少林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急袭,不但死伤了许多僧人,也破坏了少林寺的建筑,甚至连书籍、器械也在此次袭击中遭殃。其中部分未在攻击中被杀害的少林僧人,不得不离开少林寺而四处流窜。

    但少林毕竟是有组织、有纪律、有传统的团体。当时少林寺的领导人们离开了嵩山,便迅速向南迁移,在江西常山建立了第二个少林寺,并将本部迁至此处,就是所谓的“常山少林”。

    另外一部分僧人则聚结于河北蓟县盘山,与明朝旧有的红龙少林寺结合,而成为“北派少林”。

    常山少林寺建立之后,许多僧人为了捍卫新寺,避免嵩山少林事件重演,并且希望能重现往日少林寺武学正宗的旧景,于是励精图治,勤修武学,也四出全国各地再访拳法名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