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诚似乎有些明白师父话里的意思,但又不是很清楚,只是觉得很惭愧,不能明白师父的用意,于是低头说道:“弟子愚昧,请师父责罚!”
净业禅师摸了摸吴诚的头,很慈爱的对他说:“责罚你又有何意义?你是为师最喜爱的弟子,而且很快,我俩师徒的缘分就要尽了,为师于心何忍……”
吴诚看着师父慈祥的脸,想着这十年来师父对自己关爱备至,不禁有些哽咽:“师父……弟子不走了,弟子留下来……”
净业禅师摇了摇头,轻轻叹了口气:“唉!这一切都是缘法,为师也无力改变什么。”
他拉过吴诚,坐在一棵大榕树下,然后又道:“一个月前,你急欲下山,心中充满了伤痛和仇恨。为师心里知道,你这番下山,是不能再回山来了……”
吴诚奇怪的问道:“为什么我不能再回山来了?”
净业禅师回道:“方丈师兄和为师的心里早有感应……自你上山那天,我们就知道你不会在寺里长留,而且你此番下山,必定会破杀戒!”
吴诚惊讶道:“杀戒?弟子怎么可能犯杀戒呢?师父的教导,弟子绝不敢忘!”
净业禅师恢复了平静:“你心中充满了仇恨,就是杀机。假如,你下山后遇见那批杀你父母的土匪,你能忍住不报复他们吗?”
吴诚很认真的道:“可以!当然可以!”
净业禅师笑了笑,似乎很满意:“你愿与人宽恕,为师已经很高兴。不过,当你发现这些土匪仍是到处烧杀劫掠,而且毫无改过之心,甚至根本无法改变的时候呢?”
吴诚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他抬头望着净业禅师,希望净业禅师能给他一点启示,可是净业禅师只是面露微笑,一句话也没说,过了一会儿,便见净业禅师闭上了双眼。
吴诚思考着师父所说的话:到底他该怎么办?假如这些土匪真是无法被劝善,改邪归正,而且持续烧杀劫掠,他该怎么办?
吴诚想着这个问题,可是,他却无法判断、无法决定,刹那间,似乎掉入了一个无底的深渊之中,而且越陷越深,越想越没答案。他的内心像是纠结的丝索,完全是互相冲突、互相矛盾的;几次他都想大叫,因为这实在太痛苦了!他的道德观和使命感,竟然是不一致的,天啊!
人类最原始的痛苦,是欲望。欲望的满足程度,决定了痛苦的高低。在受教育或是不直接被欲望支配的人类而言,“矛盾”往往便成为痛苦的主要原因。
许多被视为爱钻牛角尖、偏激的,或是极度颓废的人,在内心里都有深层的矛盾因子。
矛盾在于不一致,如果最终还是矛不胜盾或是盾不胜矛,那么,挣扎就不会消失,而痛苦也就存在。
吴诚的情况就是如此。他受佛家教育,讲的是悲天悯人,发的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善愿,可是杀父母之仇、除恶务尽的念头又摆脱不去,而且他天性之中本就有“只要行善,不计手段”的成见,也许是他的功力不够深吧,不能统一内心的歧见,才必须受此痛苦。
就这样过了一天,师徒两人一直坐在树下,连动都没有动。
师兄弟送来的饭菜换了三次,端来了又端走。
到了第二天,吴诚的内心交战到了最高点。
他太痛苦了!以致于由原来盘膝而坐的姿势,变成前额顶着地,两手交叉抱着后脑,用手肘支撑着身体的重量,口中还不断的发出“呵!呵!”的声音。
他仍然不知道该怎么办,当他几次恍若造梦地见到父母亲被土匪杀害的残酷景像,原本就要平静的心又开始剧震。
晚上,吴诚不再发出“呵!呵!”的声音,而转变成全身的颤抖。
他像乌龟一像的趴在地上,时而哭,时而笑,直至终夜。
他见到土匪杀害善良百姓,他见到妇女抱着小孩沿路哭泣,他见到父母亲曾经慈爱的脸……,他被土匪围绕,奸笑声始终难断,他被无辜的百姓唾骂,罪恶愧咎摆脱不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