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大海停下来,转身扫视了一遍大义分舵的弟子,高轻也从镜头中看见他们坚毅无畏的眼柙,只觉得自己心中怦怦直跳,顿时感到自己的责任实在是沉重无比。
按着,靳大海又转回头来道:“经过属下统计,我们大义分舵的弟子,内力最低的约只有三年功力,内力最高的是我,大约有五十年功力,全部加起来,再扣掉一些转移时的损耗,应该会有一百年以上的功力进入帮主体内。虽然我们丐帮弟子所学的武功来源一向极杂,但是这些内力已经经过仪器的处理,不同系统内力相互冲突的问题应该不会太严重,帮主只要稍加练习,相信就能够运用自如。最后,我们大义分舵的全体弟子在这里给帮主叩头,祝帮主得胜归来。”
靳大海说完,便率领众弟子跪下磕头,高轻从来没有受过别人这样的生死大礼,又想起这些人如此重义轻生,顿时热泪盈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高轻哭了一阵子,才想起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练功救人,而不是哭的时候,要是辜负了这些好兄弟的心意,自己岂不是成了大罪人!想到这里,高轻不由得冷汗直冒,立刻翻身站起来,将大义分舵众弟子的体一一抱到大厅中排列好,跪下来拜了三拜,口中祝祷道:
“靳长老,各位兄弟,我高轻今天接受你们的重托,一定会尽全力救出被捉去的弟兄,并且会向大家宣扬你们深重的义气,努力使丐帮和谐、兴盛,绝不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
说完,高轻又同体拜了三拜,才起身离开。
高轻回到船上,立刻试着运气练功,只觉得一股异常强大的内力充盈在气海之中,他小心翼翼地将这股内力分别导入任、督二脉,谁知道内力一路冲去,竟然有如万马奔腾一样,力道雄浑无比,但却又不是十分难以控制。因此只用了一个多小时,高轻就打通了全身经脉,使这股似乎无穷无尽的强大内力在全身随意运转。
高轻心中悲愤,但是精神状况却极为亢奋,于是立刻驾船出海,驶到了一个无人的小岛附近。因为小岛上没有码头,海鸥号无法靠岸,于是高轻便下了锚,游泳到小岛上,开始练习天问掌法。
天问掌法是由南宋时代少林寺的五净大师所创,五净大师俗名官宇,他极爱读古诗,不但武功高强,还兼通琴棋书画。官宇年轻时曾经入朝为官,立志救国救民,但是南宋政府积弊太深,对外软弱无能,对内文自相倾轧,官宇十分不满,便辞官出家,在少林寺做了和尚。
他虽然成了和尚,但是对国家大事始终念念不忘,只要一提起来就怒发冲冠,或者不停谩骂,或者长嘘短叹,数十年如一日。
官宇原来另有少林排行的法名,并不叫五净,但寺中一些小和尚见他整天怒气冲冲,显然六根并没有完全清净,于是给他起了个五净的绰号。官宇知道了以后,也不生气,只是说道:“老僧但求能普渡众生,求之而不可得,今一己之私,修与不修,何足道哉?”
五净大师根骨奇佳,在少林寺习武二十年,竟然精通了少林七十二绝学中的十二种,后来离寺苦行,在旅途中将所学融会买通,又配合自己的文才,再藉屈原的诗篇抒发到武学上,终于创造了天问掌法,是少林寺历代大师中,少数能自创武功的奇人之一。
但是这门武艺并没有传回少林,五净大师在外被奸人陷害,客死他乡,临死前将天问掌法的掌谱传给了一个试图救他的小乞丐。小乞丐后来练会了天问掌法,在丐帮屡建奇功,终于接任帮主之位,而这门掌法也就在丐帮流传了下来。
天问掌法共有一百七十二招,屈原在“天问”中每提一问,就是一招。由于“天问”诗篇本身气势磅礴,因此天问掌法的招式也是大开大阖,表现出来的威力足以拔山裂石,所以需要极深厚的内力才能施展。
然而“天问”诗篇本身又含有许多不同的学问,内容包含了关于宇宙、神灵、万物、历史、政治、人生……种种问题,所以天问掌法也是有史以来变化最多的掌法,让人难以捉摸,每攻出一招,就像是对敌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一样,想要解答这些招数,可并不容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