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先锋官!”李轶跃马于前,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这里终又是他熟悉的地方了。正在想着该如何夺下宛城之时,后队的传讯兵驱马快速赶来。
“寅将军有令,请前锋就近扎营,不得再贸然深入!”李轶愕然,与朱鲔对望了一眼,满不在乎地应了声道:“你去告诉寅将军,我知道!”望着传令的棋牌官退去,朱鲔讶然问道:“你准备扎营吗?”李轶神秘地笑了笑,反问道:“你说呢?”朱鲔没有直接回答,吸了口气道:“前方十里便是长安集了。”“不错,过了长安集便可以在两个时辰之内抵达宛城外!长安集有城廓,可算是一座小城,我想到了那儿再据军扎营。”李轶笑道。
朱鲔也笑了,道:“可是那里一定有官兵相守,恐怕并不容易到手。”“可我们是先锋军,遇山开路,逢水搭桥。”李轶也道。
朱鲔吸了口气道:“如果寅将军怪罪下来,那又该如何?”“只要我们拿下小长安集,他便无话可说了。”李轶自信地道。
“好!进军小长安集!”朱鲔似乎也打定了主意让持旗者挥旗而进。
△△△△△△△△△
严尤的大帐之中一片肃静,那大闹宛城的人依然未能抓住,但是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为这些琐事费心,他们所要面对的是那一群锐气逼人的义军。
义军合兵七万余,其兵力比此刻宛城中的兵力强盛,在短短数月之中,义军声势大壮,更因三支义军联合,使得四方的小势力竞相投效,又因这几战每战皆胜,这支联合军几乎是人心所向,这才会在短暂的两月间,人数几乎是翻了一翻。
当然,人多了,在这寒冬腊月的,军备也会成问题,但战争却给了他们力量。
严尤的总兵力是五万,有坚城可凭,因此这守城一役并非没有胜算。
“属正将军领兵五千据西侧胡、陈、朱三庄拒敌,但不可与之死战,稍阻义军攻势则立刻退回城中!”严尤抛出一支将令吩咐道。
“末将遵令!”属正明白严尤的意思,因为他知道这次严尤整个作战的计划。
“梁丘赐!”“末将在!”梁丘赐应了一声。
“你的腿伤可好些?”严尤淡淡地问了一声。
“已无大碍,可以乘马而行!”梁丘赐有些苦涩地道。心里却知道,自己根本就不能出战。
“好,我给你三千人马,于小长集外接应小长安集的败军,然后一同撤回城中,你不必与敌迎战!”严尤道。
“元帅!”属正有些犹豫地望了梁丘赐一眼,欲言又止地道。
“属正将军有何话要说?”严尤反问道。
“我看元帅还是让梁将军守城吧,他腿伤虽无碍,但仍不利于行动,若是有所差错,只怕会使伤口迸裂……”“属将军好意,末将甚是感激,但请将军放心,我不会有事的。”梁丘赐打断属正的话道。
“梁将军真的无碍吗?”严尤又问道。
“真的无碍!”梁丘赐脸色有些发青地道。
“好,你二人可以执令而行了,记住,不可恋战!”严尤沉声道。
“李立!”“末将在!”众将之中又站出一人,此人五短身材,但却极为壮实,看上去有如一只冷静的豹子,却是严尤的亲信将领,随严尤东征西战,立功无数。
“本帅给你三千人马,绕道至乱军后防断其粮草!一切秘密行事!”“末将遵令!”严尤再环视了众人一眼,冷冷地道:“其他众将随本帅坚守此城,随时待命!”众人你望我,我望你,见没有分配自己任务,颇觉失望,但也有些人暗自庆幸不用去与义军交锋。不过,让人疑惑的却是严允大将军居然没有来参加这次军议。不过,严允是元帅之弟,谁也不敢乱问。
“元帅,小将有一事不明,还请元帅指点。”一名偏将出列行礼道。
“有何事不明?”严尤淡淡地问道。
“敌人此刻攻克棘阳,中途无休便来攻我宛城,必是疲师,虽其数目甚众,但我们以精锐迎头痛击,虽然可能无法一击而溃,但势必会灭其威风,挫其锐气,这对我军今后之战必会有利,可元帅何以命所有人撤回城内,避而不战?如果让敌军据城外集镇,便可对宛城成合围之势,其锐气则更盛,反使我军战意下沉。是以,小将实不明白其中之理!”那偏将并无畏怯,平静地道。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