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猎人(836)

2025-10-09 评论


    鲜于修礼本身因其家世的原因加上破六韩拔陵的旧部,加之各路有组织的响应队伍,势力迅速澎涨到近万之众。

    同时更有包家庄的几大势力早为他暗地里招兵买马,所聚集的人并非一群乌合之众,而是训练极为有素的精兵。

    当然。包家庄只是在暗中出力,江湖之中,知道包家庄与鲜于修礼关系密切的人极少,就连眼线遍布天下的葛荣也是近来才知晓包向天与鲜于修礼的关系。

    左城所处的地理方位极妙,被唐河所环绕,西与太行相近,唯幽湖相隔,进入左城,可直接由唐河顺水而下,久而久之,幽湖便成了藏兵练兵的极好场所。(注:幽湖指今日之西大详水库。)

    鲜于修礼也是一代袅雄,行事极为慎密,早在幽湖之中安置好了一切,一起兵就将幽湖完全控制于掌中。

    藏于白石山和插箭岭的群盗及在白石山潜伏训练的秘密人马迅速控制走马驿。攻破倒马关,顺河而下,应鲜于修礼布局,立刻突破神南、黄石口,将唐河至左城这一带完全控制于手心,形成进可攻,退能守之局,绝对不会成孤战独挡之势。

    鲜于修礼身边更有包向天提供极擅水战造船的人物,早在多年以前他就已有了积极的准备,鲜于修札乃个大野心家,早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策划着如何起兵,更机智深沉,所以包向天才会在很早就积极地为他张罗准备,而鲜于修礼更游遍北朝,对北方的地形几乎了如指掌,很早就看中了左城的地势,便提供大量财力,派内侄隐姓于左城为他营造实力和环境而他加入破六韩拔陵军中之后,致力结交各方英雄,拉拢重要人物,形成自己的实力、是以,他在看清局势之时知道破六韩拔陵只有败亡一途,他就毫不犹豫地弃城,举军挣降、这是一种保存实力的最好方法也便因为如此,他所保存的实力实际L比杜洛周更多,只是这些人散布各地。但很快又被其招拢。暗自组成一股绝不能轻估的实力这些人分散在各地并没有停止活动,反而吸取了更多的响应者,这就成了鲜于修礼的后备力量。

    包向天提供的擅于水战造船的人物,在鲜于修礼内侄鲜于城的回护下,早将太行山上的竹木运至幽湖,沉入湖底,一巨起兵,迅速就可组成轻便竹筏战船,这种竹筏、木筏更有利于在河流上作战,轻便灵动。装载力也不小,使得鲜于修礼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己经把自己的军队装备得极为精良

    一些最新涌至的穷人,全都有人加以编排、操练使彼此问的协调更为灵活。

    鲜于修礼发展之快,就连葛荣都有些意外他不得不再次承认一直低估了鲜于修礼这个人。

    朝廷更是动荡不安。除夕之夜根本就无法安生,雪上加霜般的消息只让元诩龙颇失色,满朝文武更是满面阴云,不知如何说话才好。

    自从柔然人入袭六镇,饥荒激起民变之后,先有破六韩拔陵,后有胡琢、赫连恩、万俟丑奴、莫折大提、莫折念生、伏乞莫于等相继起兵,再后来又添个杜洛周,更来个甚至比破六韩拔陵还可怕的葛荣,现在又有鲜于修礼,今后还会有谁呢?——

    三年之间竟多达+几处起义,更不知有多少战将死于沙场多少城池失陷,坏消息早以使得众人的。心都麻木了,似乎天下注定就会大乱一般。

    连太后也不知道该如何说,近来太后也似乎极为厌倦了这些消息,格朝中事惰大都推给郑尸、徐结之辈出主意,与以前一定要由自己深思熟虑后才作出决定的大后几乎成了两个人,更不断有让王公大臣极为不满的谣青传来,郑炉和徐绝几成了大后的面首之类的,使王公大臣极恼,却也不明白太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当然,一个久居深宫的女人需要男人,这是极为正常之事。但却不能将如此朝廷大事交由臣下负责,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近来实在是坏消息听得多了,大后的意志为之崩溃,需要发泄,不过。这都是一部分奸佞小人的想法,也只有这些人想到了便会做到,于是一个劲地讨好大后,获得太后的宠信,若能成为太后的面首自然就会高人一等。说话技会更有分量,升官发财当然不用说。

    因此,朝纲大乱,满朝上下人心惶惶,连孝明帝元诩也大感不满,可此际他仍要听大后的决断有些事情没有大后的话,是很难行通的、他这个皇帝当在身上却似是别人摆布的玩偶,他也不明白,自己的母后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以前的母后是如何地宠爱他如何关怀他,帮他出主意,帮他拿点子分析道理,可如今的母后却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似的,而且国舅府此际也人去楼空,想到舅舅辞官,更不声不响地离开洛阳,元诩隐隐感觉到似乎是哪里不妥,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