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闻道忽然道:“统制,那位郑昭先生是不是在这里?”
他的话让我大吃一惊。郑昭前来商议,此事极其机密,郑昭也瞒得极好。我不知道曹闻道是怎么猜到的,马上又想起当初曹闻道与我奉命捉拿郑昭时,都中过他的摄心术。事后曹闻道嘴上不说,但对郑昭一定耿耿于怀,现在想到能控制那塔卜里的最佳人手,便是这个能控制他人心神的人了。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身后忽然传来郑昭的声音:“曹将军果然神目如电。”
我扭过头,只见郑昭撩起隔帘走了出来。他的脸色此时已恢复常态,倒是曹闻道的脸色有点不好看。邵风观他们也没想到郑昭居然在我帐中,邵风观已吃惊道:“郑先生!”
郑昭微微一笑,向我道:“楚将军,这位杨将军所定之计才是上上之策。那三百狄人军不是易与之辈,留着总是祸害,不如解决了便是。”
你当然觉得杀了他们最好。我心底想着,还没说话,邵风观忽道:“郑先生所言有理,我觉得也是彻底消灭了为是。”
我心头一乱,道:“怎么消灭?”
廉百策在一边插嘴道:“让那人假扮沙吉罕监军,只消放出风说小王子奉命前来,诸军紧急检阅。再让小王子命沙吉罕交出监军大印,让那假沙吉罕假装不肯,起兵谋反,便可名正言顺地杀了他们。”
这计策很是毒辣,廉百策虽然没说支持哪一边,但他出了主意,显然也是支持将狄人军全灭的。军中成军,而且这三百人还是属于监军的,这实是兵家大忌,廉百策心里肯定也很想将他们解决掉了。
现在邵风观和两个统领都同意了全歼狄人军的事,我的心头一阵乱,道:“只是,这样太不讲信义了……”
邵风观道:“兵行诡道,哪有信义可言。”他抬眼看了看曹闻道、陈忠与钱文义,道:“三位统领意下如何?”
曹闻道敲了敲桌案,道:“统制,末将也觉得还是一举解决了为上策,不然便是块心病。”
陈忠看了看我,没说什么,钱文义却道:“都督不愿多有杀伤,自是仁者之心。”
我不由一阵苦笑。钱文义不愿得罪我,他虽然没有明白支持全灭狄人军之议,但这话里显然也有这样的意思。我还在犹豫,曹闻道低低喝道:“统制,现在已势成骑虎,纵然不杀这三百人,我们叛逆之名也逃不了的。唯一的办法,便是先封了口,只消能一举消灭蛇人,有了此功,回到帝都后纵然文侯大人想怪罪,也不会说什么话了。”
我脑海中一亮。曹闻道虽然有些莽撞,但他这话实是至理。我违背文侯意图与共和军联手,那已经形同叛逆,杀不杀这三百狄人军都改变不了叛逆之实。只是,那毕竟是三百条人命啊,要我这样毫无理由的一律斩杀,这样的命令我当真开不了口。我正想着,曹闻道又在桌上一拍,道:“统制,当机立断,杀了吧!”
我还没说话,杨易也已站起身,道:“统制,若不杀这三百人,势必酿起大祸。当机立断,此时不能由恻隐之心。”
如果我还是当初前锋营的那个小小百夫长,我一定会厉声斥责,说他胡言乱语吧。只是,现在我说不出来。杀了那些无辜狄人,我做不到。可是因为不杀他们,日后文侯清洗,我就要连累五德营中层以上的军官,这样的事我更不敢想象。
我的心里乱成一片,隐隐约约地,也有些能够理解当初武侯的决断了,到了现在这样的位置,许多事都已经由不得自己了吧。我暗自叹息。假如我仍然是个只知冲锋陷阵的小军官,恐怕会更好一些。
陈忠道:“只是那三百人根本没有罪过,杀了他们,如何服众?”
曹闻道低低道:“他们属于沙吉罕的亲兵,这就是死罪了。一旦这三百人作乱,那要死的就远远不止三百人了。”
陈忠道:“可是他们未必作乱……”话未说完,便打住了,垂下了头。
邵风观道:“楚兄,现在该你下决心了。”
我看了看他们。现在代表五德营的五统领大半,还有代表风军团的邵风观,代表共和军的郑昭,都同意全歼狄人军了,我要做什么决策已是不言而喻。我点了点头,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不发出颤抖,道:“好吧,就按杨统领的计策办。”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燕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