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侠士(49)

2025-10-09 评论


    提起逃走。又谈何容易?土生土长,根深蒂固,黄泥义的人没有一个离开家乡一百里地的,如今要他们逃走,能逃到哪里去?

    就在这样一片愁惨雾的情形之下,这一老一小走进了黄泥义。

    很快地他们就知道了这里发生了瘟疫。

    这个清瘦的小老头,立即自告奋勇,替患者医治。

    黄泥义的人是生性保守,没有人肯轻易听一个不相识的人说话,更不要谈是治病了。

    让一个不知来历的人治病,简直是有点不可思议。

    但是,家里有人奄奄一息,这时候有人愿意免费治病,连药都准备好了,想拒绝都没有这份勇气。

    死马当作活马医吧!

    没有想到,这样一试的结果,居然患者病情很快地就大有起色。

    一个垂死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居然开口要麦汤喝,这真是天大的奇迹。

    这个奇迹立即传遍了黄泥义,也就像当初瘟疫传遍黄泥义时一样快。

    于是,这个清瘦地小老头被黄泥义的人包围住了,向他求医,求药,向他求救命。

    小老头儿不慌不忙地在村里,当街架起了一口大锅,煮起一锅清水,不知他在锅里放了什么药物,跳足熬了两个多时辰,从清晨一直熬到日正当中。

    然后。他告诉村人,用干净的碗,来到锅前盛药水,回去喂家里的病人,每隔一个时辰,再喂一次。

    这样,一连喂了三碗药汁之后,患者病情稳住了,病人就可以喝麦汤,不再呕吐,不再腹泻了。

    这样的神效,使黄泥义的人把小老头奉为救人救世的活神仙。

    小老头告诉他们:

    把已经死了的病人,要深深地埋葬。

    把他们用过的家具、锅碗,尽快地烧光。再用开水清洗,再将村里的水沟、水井、水塘,尽快地清理干净。

    村里的人,没有人不听话的。

    特别是在十天半月之后,患者都已经复原健康了,村里的人有一种感恩报德的心情,要留住这一老一小,在村中长住下来。

    这一老一小就这样在黄泥义落了户,成了黄泥义最受欢迎的人。

    这个老者姓侯,名叫雨含,是位读书人,饱读诗书,也深研医书。

    那个年轻人是侯雨含的儿子叫侯万生。

    侯雨含住到黄泥义之后,他发现黄泥义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读书人,没有人认识字。

    这是让侯雨含惊讶的事。

    于是,他自告奋勇,在黄泥义成立了第一家村塾。

    这让种田人家的子弟不耕田时,去读“子日”,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村塾开始并不顺利。

    幸而,侯雨含并不灰心,他挨家挨户劝说,游说读书的好处。

    后来,黄泥义的人对于恩怨十分重视,侯雨含既然是黄泥义的恩人,恩人的话,不得不听。

    侯老爷子被村人奉养着,但是,老爷子并不是悠闲着,除了教书,看病,他指导村里人填土治泽地,开发良田,种更多的树,筑更多的鱼塘,植更多的水稻……

    侯老他子活到九十多岁去世了。

    侯老爷子过世后,侯万生担负起父亲遗留下来的责任。

    这位侯小相公比起侯老爷子有着旺盛的精力,他的医术医德,深得真传,侯家医人救急的家风,依然保存下来。

    侯万生如果说与他父亲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他赢得黄泥义以及附近村民的更高崇敬。

    事实上,侯万生成了黄泥义不可侵犯的神圣人物,因为前后二十多年,他们父子已经把黄泥义改变成为真正的世外乐土。

    三十多岁的侯万生,为自已设计了一幢竹离茅舍的住宅,依然教书行医,过着安静的生活。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秦红